人類需要光源。為了衝破天然光源的限製,人們對光源進行了長期研究,創造出了各種各樣的人造光源,從豆油燈、煤油燈、蠟燭,到白熾燈、日光燈、弧光燈、霓虹燈、高壓鈉燈、高壓脈衝氙燈……

    到20世紀初,人類對光的本質的認識已日臻完善。從那個時候起,科學家們拿著“光量子”這把金鑰匙,打開原子結構的大門,揭示物質發光的“核心機密”,開始步入創造現代新光源的廣闊的天地……

    說起這件事,要追溯到1916年。著名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在研究“黑體輻射”定律時,提出光的吸收和發射可經由受激吸收、受激輻射和自發輻射3種基本過程,預言構成物質的原子或分子可以通過“受激輻射”的形式進行光的放大。這就意味著,光可以“放大”,從而形成一種強大的光束!

    但是,那個時候,由於科學技術和生產力發展水平所限,還沒有提出對“光放大”的實際需要。“激光”這個寶寶也就不可能超越時代的需求而創造出來。

    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光學技術和微波無線電技術蓬勃發展,人們才迫切地感到需要一種可以控製光的產生和放大的“光波振蕩器”,就像無線電波可以通過“無線電波振蕩器”來產生和控製那樣。當時,一批目光敏銳而又勇於創新的年輕科學家,如美國的湯斯、蘇聯的巴索夫和普洛霍洛夫順應科學發展的潮流,開始向30多年前愛因斯坦預言的科學領域挺進,幾乎同時提出了利用物質的原子、分子受激輻射來產生和放大電磁波的嶄新的科學思想。

    1954年,美國物理學家湯斯和他的同事采用氨分子做實驗,第一次製成了氨分子微波激射放大的實驗裝置。這是一台波長1.25厘米的“分子振蕩器”,是最早在實驗室內觀察到的微波發射。他們把這種類型的係統叫做“輻射的受激發射微波放大”(英文名稱的縮寫Maser音譯為“脈澤”)。1958年,美國的湯斯和肖洛、蘇聯的巴索夫和普洛霍洛夫分別提出了把量子放大的技術用於毫米波、亞毫米波以至可見光波段的可能性。科學家們開始向“光波量子振蕩器”——“利用輻射的受激發射實現光的放大”(英文名稱的縮寫Laser音譯為“萊塞”)發起了全麵的進攻。

    在1958年12月15日的《物理評論》雜誌上,美國物理學家湯斯和肖洛發表了一篇關於激光的論文,成為最先發表激光器論述的作者。

    在20世紀50年代末,許多科學家和研究小組都投入了“Laser”這場科學技術的攻堅和競賽。

    機遇總是屬於那些有準備的有頭腦的人。在美國休斯公司實驗室裏,有一位從事紅寶石研究的年輕科學家梅曼,敏銳地看到“實現光波受激放大”的關鍵在於選擇合適的工作物質,於是,他大膽地抓住時機進行實驗。他采用一根紅寶石棒作為工作物質,采取一種今天看來非常簡單的辦法,於1960年製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

    第一台激光器的誕生,揭開了製造和使用激光器的曆史。一大批不同學科和技術背景的人投入到激光器的研製中來,發明創造了不同類型激光器百餘種,有氣體的、固體的、染料的、化學的、半導體的、準分子的,有一間房子裝不下的,有比米粒還小的,名目繁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