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歲年來不自由,看他身世若浮漚。

    金丹疑注千秋貌,仙鶴空成萬古愁。

    也有蛟龍曾失水,敢教鸞鳳下妝樓。

    逍遙散誕無拘束,幾度高山看水流。

    話說韓湘子向空招下一隻白鶴來,文公騎上鶴背,冉冉直上三天門下,見了鍾、呂列仙。有詩為證:

    白雲堆裏鶴飛來,接引文公上玉階。

    瑞靄徘徊仙樂奏,群仙濟濟上瑤台。

    鍾師道:“久聞尚書出家,今日得成正果。”文公道:“前話休提,弟子有眼無珠,不識泰山。”當下,群仙捧著金旨大丹,接引文公去朝見玉帝。玉帝傳旨問道:“韓愈,今日來此,可知前因為何謫降下土?”文公沉吟半晌,即時醒悟道:“徽臣原是殿前卷簾大將衝和子,因蟠桃會上醉奪蟠桃,打碎玻璃玉盞,貶謫下方,一向戀職貪官,悠悠塵世,幸得侄兒韓湘領瑤天敕命,盡報本丹,忱救臣脫了天羅地網,今日重得複見至尊,伏望天恩赦臣死罪。”又有天、地、人三曹諸仙,保舉文公複居卷簾舊職,玉帝準奏,即封韓愈為玉境散仙,仍居卷簾舊職。群仙與文公謝恩而退,不在話下。有詩為證:

    服氣餐霞是道原,遨遊一任洞中天。

    紫芝瑤草無邊景,返老還童又少年。

    文公已列仙班,前赴瑤池勝會,不必再說。

    且說韓清擇日在那沙灘上搭起幾間廠屋,雖不成大廈高堂,恰也好遮風蔽雨。正要搬移韓夫人並一行家眷前往住紮,忽然間,天昏地黑,雷火交加,把那幾間廠屋燒得罄盡,連家夥什物也不曾搬得一件出來。這才是:

    衰草經霜打,殘花著雨摧。

    漏船衝天浪,破屋遇風摧。

    折足逢高嶺,羝羊苦角贏。

    時乖和運蹇,薦福一聲雷。

    當下,一行人眾見了這般光景,各各號天叫地,痛哭一場。正在悲切之際,忽然漁鼓聲頻,歌音嘹亮,遠遠看聽,韓夫人定睛一看時,見一個道人叫唱而來。

    [黃鶯兒]日月轉東西,歎人生百歲稀,如何棲息玄門裏?頭梳雙髻,身穿布衣,芒鞋漁鼓隨身計。笑嘻嘻,雲遊海島,看破世人癡。

    看官且說這道人是那裏來的?原來這道人是呂洞賓化來指引他們。因此上,當他們悲切的時節,拍鼓唱歌,待他們自家醒悟。當下,韓夫人見了呂師,便叫道:“師父救我一救!”呂師道:“教我怎麽樣救你?”韓夫人道:“我們好端端在長安城住,被崔群老賊趕逐起身,害得我們上無一椽之屋,下無半畝之地,衣不遮身,食不充口,如何是好?”呂師道:“前麵山上不過一裏之程,有一個女師庵,極是潔淨寬敞,你們且去,可惜他庵中將就住幾時。”韓夫人道:“多謝師父指教,隻是素手難去見他。”呂師道:“出家人以慈悲為主,方便為門,把十萬的東西養十方善信,何憂素手難去見他!”說罷,呂師回身去了。韓夫人便叫韓清引路,同著蘆英人眾,一步步捱過沙灘,到前麵山上去。

    走了半日,隻見些密樹叢林,柴窠草徑,風鳴葉戰,鳥噪枝繁,再不見有恁麽女師庵。韓夫人雖是心下忐忑,免不得趲向前途。又叫韓清道:“那道人說隻有一裏多路,怎的走了這半日,還望不見一些兒影響?”韓清道:“奶奶不必心焦,且走上前,一定有個庵兒在那裏。”不料又走了幾裏,隻見四圍都是高山大壑,陡壁深崖,不要說沒有庵兒,連走路都沒了。驚得韓夫人魂不附體,忙叫韓清:“我們快快依舊路走了回去,又作計較。”韓清轉身走時,四下裏都是刀山劍樹,箭竹槍林,遮得密重重的,連先時來的路頭也不見了。一行人悲啼痛哭,僻地呼天,正不知為恁的昏天黑地,走到這個山窟窿裏來。蘆英道:“婆婆,這分明是陷人坑了。我和你往前無路,退後無門,終不然死在這裏不成?且撮土為香,大家禱告天地,倘或不該死數,自有救星來救我們。”韓夫人依了蘆英說話,正在那裏叩頭禱告,忽然聽得叮叮當當砍柴聲響,韓清道:“奶奶,好了,那壁廂有砍柴的聲,定是有人家的了。待孩兒問他一聲,央他領我們出大路去。”韓夫人道:“若是有人,快去問他,不要耽擱了。”說話之間,隻見一個樵夫,正在那山凹裏砍柴。韓清便叫道:“借問老兄一聲,這山叫做恁麽山?怎的進得來,出不去?勞老兄指引我們出去,我重重謝你!”那樵夫放下斧頭,用手指道:“我這裏叫做墨尿山墨尿穀,隻有墨尿人才踏著這墨尿路,你們極會算計的,為何也走進墨尿穀裏來?”韓清道:“我們一時間差了見識,聽信那賊道人的說話,因此上走進這山裏。”樵夫道:“你們住在長安時節,就差了見識,怎的說今日聽了這道人的言語,見識才差?”韓清聽得樵夫說在長安便差了見識,暗忖這樵夫定是個仙人,連忙跪下道:“望神仙指引我們一條出路。”那樵夫指道:“東南上有兩個神仙,坐在那石崖上頭,你們快打那裏去,就有路了。”韓清抬頭看時,那樵夫拿了斧頭,一溜風跑過高山去了。正是:當初不信神仙語,今日方知悔是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