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副部長長期和宣傳工作打交道,敏感性非常高,他知道就目前他看到的情況,如果被報道出去,那肯定就給產霸區捅出來一個大簍子,平時被掩蓋的環保問題,一下子就要暴露在人前了。

    不過,這名副部長也有些疑慮。

    之所以紡織廠把排汙管道設在這裏,主要就是因為這裏很偏僻,地形也很難走,並且周圍除了一些林木,也沒什麽居民居住,如果不是熟悉情況的人,一般人很難找到這裏來,而且上次市環保局下來檢查工作,這些日化企業是重點檢查單位,連他們都沒有發現紡織廠存在汙染問題,可是那幾名記者怎麽就找到這裏了?

    難道是盯著紡織廠很久了?

    不單單是這名副部長疑惑這件事,工業園的領導和環保局的領導也都對這件事感到很疑惑,有些上班沒多久的環保局的年輕同誌都不知道這個地方,那些記者們怎麽會知道的?

    雖然大家心裏充滿了疑慮,但誰也沒有往更深處想,即便是有些人覺得可能是有人把這裏的情況告訴了那些記者,但他們也會認為是一些和紡織廠鬧了矛盾的周圍居住的老百姓舉報給網站記者的。根本沒有人去想到這裏麵會關係到常務副書記王樂際和代書記趙德三的事情。

    那名副部長隨即給宣傳部方部長匯報了這件事,方部長的第一想法就像是找關係聯係上那幾名來采訪的記者,看看他們能不能把這件事壓下去,但是,網站的新聞發布太快了。

    在在方部長剛從手下那名副部長那裏知道了這件事後,宣傳部就有下麵的人來向他匯報,是河西新視角網網站上發布了一條關於產霸區紡織廠汙水偷排偷放的新聞。

    聽到匯報後,宣傳部長方部長心裏一驚,連忙走到辦公桌前,連坐也沒坐下來,就雙手撐在桌上,彎著腰上網去看,果然這這家叫河西新視角網的網站一處很顯眼的位置看到了這條新聞。

    這條新聞描寫的篇幅很長,了很多汙水偷拍的嚴重性,還附上了對當地的一些老百姓的采訪。

    其中一個居住在工業園附近的村民幾年前這裏都是綠蔥蔥的林木,可自從汙水偷偷排放到這裏之後,這裏的情況一下子就變得惡劣了起來。

    以前還有孩子來這裏玩,但是現在居住在周圍的當地老百姓都繞著這裏走,因為太臭了。

    在一大片新聞報道的頁麵中,同時還插有幾張現場拍下來的照片。

    還別,這些專業記者的攝影技術就是強,把現場環境的汙染情況拍得是非常清晰易辯。

    方部長在網站上看到這個新聞後,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馬上就給環保局的趙局長打了個電話,告訴了他這件事,讓他盡快想辦法解決,將這件事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這個時候趙局長也剛剛是從環保局內部得知了這件事,正在為如何處理這件棘手的事情而感到焦頭爛額,宣傳部部長打來的這個電話,更是讓他意識到了這件事的嚴重性,接到方部長的電話後,就慌忙的答應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