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土地貧瘠,自然資源貧乏,卻富甲一方,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香港麵積很小,隻有1076平方公裏,人口600多萬,能量卻很大,在國際市場上所發揮的作用,比一些麵積和人口多於它幾十倍的國家還大。

    然而,香港經濟發展的成就並不是一步登天的。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40多年來跳越了三道險灘。每道險灘都曾出現劇烈的經濟波動,仿佛已經到了山窮水盡之境。但是在闖過了險灘之後,卻又柳暗花明,經濟發展提升到比前一階段高得多的水平。以這三道險灘為分界線,戰後香港經濟可分為四個發展階段。

    (1)戰後複元和轉口貿易恢複階段。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香港基本上是一個轉口港。當時主要利用本身的自由港地位,發展轉口貿易,以此維持自己的生存。在商品轉口過程中,貿易商行、港口服務、船隻修理、倉儲運輸以及金融服務等同時也得到發展。

    香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失重大,對外貿易幾乎全部停頓,工業生產也呈萎縮趨勢。但是,戰後數年,香港就又恢複了原來的轉口港地位,對外貿易額超過戰前的最高水平。在外貿帶動下,經濟得到了全麵恢複。1947至1951年間,平均每年增長35%。戰後複元的主要原因,主要是香港對中國內地的貿易額激增。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力加強對外經濟聯係,而英國此時也作出了明智的決策,在西方國家中率先承認中國。香港企業家也把握了這個機會,扮演了中外經濟聯係人的角色,使香港對內地的貿易額在1949—1950年中分別上升了66%和74%。

    但是,在這一階段中,經濟結構仍然同戰前一樣,隻是以轉口貿易為主,工業隻略有起色,金融業也隻限於商業銀行的零星業務。此時香港主要的經濟策略是充分利用優良港口及各種基礎設施和國際貿易關係網,從轉口貿易和航運中獲利。

    (2)工業化階段。

    朝鮮戰爭和1951年聯合國在美國的操縱下實行的禁運政策,使香港的經濟猝然陷入危機。因為港英政府對這一政策的執行,香港與大陸內地的許多傳統貿易渠道被切斷,香港紅火的轉口貿易隨即一落千丈。1952年後,香港進口和出口貿易連續3年下降。其中,最低點1954年的貿易總額隻相當於1951年的63%,直到1959年仍未恢複到1951年的水平。貿易蕭條和失業的增加嚴重影響了香港的生計,金融、保險、航運等行業均不景氣,工商企業紛紛倒閉,失業人數驟升,社會秩序極不穩定……此時的香港曾被稱為“消失中的城市”。這是香港戰後發展過程中的第一道險灘。

    香港人善於掌握機遇,調整策略,很快就找到了出路。香港的實業家將資金從轉口貿易轉向了加工出口業,即轉入了工業化階段。而此時,由於40年代末我國戰亂而從上海、廣州等地流入香港的輕紡工業資本家及大批移民,帶來了發展工業所需的資金、設備、管理和技術人才以及大批廉價勞動力,為香港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成衣工業帶來一切有利的條件。因此,在50年代短短七八年中,香港就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廠和雇工數目分別增加到原來的3倍和2倍,新的工業區在港、九地區紛紛興起。到50年代末,製造業產品出口在全港出口總值中的比重高達七成,這是香港已從轉口港變為工業城市的標誌。即香港的加工貿易已經取代了轉口貿易的地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