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力水平=科學技術×(勞動力 勞動手段 勞動對象)

    農村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其實質是實現了人和土地的結合,即實現了勞動力和勞動對象相互關係的再調整。從生產力的角度看,這雖然隻是一種淺層次的結合,但極大地解放了生產力。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農業的發展,人地結合對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所提供的動力越來越小。農村經濟要進一步發展,需要進行第二次的結合,即科學技術和勞動力、勞動手段、勞動對象的深層次的結合。其中,因為人是生產要素中能動的因素,所以這種結合的關鍵是人和技術的結合,即依靠科技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進而提高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把傳統的粗放型農業轉變為以現代科學技術為基礎的集約型農業。可見,農村經濟發展必須靠科技,而科技的主要載體是人,人隻有通過受各種教育(尤其是職業技術教育)才能掌握現代科技。從這個道理上講,農科教結合是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的必然選擇。

    就懷化的情況來說,1978—1984年,農業總產值中科技進步的作用不到20%,在聯產承包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後,靠傳統種植業增收越來越困難,於是農民便產生了一種強烈的靠種植業、養殖業增加收入和發家致富的衝動。為了滿足農民的需要和發展懷化市經濟,當時的懷化地委提出了“山上建基地,山下建工廠,山外抓流通,科教創效益,再造一個懷化”的戰結構想。農民開始承包荒山、水塘,種植經濟作物和發展養殖業,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農業科技的願望。

    2.開發農村人才的要求。懷化市在1984年以後,經濟發展速度及生產力水平都落在全省之後,農民有致富的積極性,但致富的步伐卻很慢,主要問題在於農民的智力開發慢,農業職業技術教育落後,農民文化技術素質低。從文化程度上看,全市農業勞力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的僅占6.1%,初中以上文化的占18.9%,小學文化占41%,文盲占33.8%;從農民技術結構上看,全區各種能工巧匠、具有一技之長的農民隻有8.43萬人,僅占總數的3.8%。據對367戶農民的抽樣調查表明,多少能掌握一些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隻占20%,基本上沿用傳統技術進行生產的占57%,連傳統技術都不懂,生產能力低下的占23%。從觀念上看,表現為資源的豐富帶來生產上的“小而全”,信息的閉塞演化成心胸狹隘的“山溝意識”,產業結構的單一帶來了人的思維方式的簡單化,生活方式的古樸形成深厚的宗派思想和家族觀念。

    這些都嚴重製約著農村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農業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鄉村資源得不到有效開發利用,資源浪費大,經濟效益低。1987年全市近200萬公頃山地,畝平年產值隻有4.17元;

    1.07萬公頃可利用水麵,畝均年產值隻有23元;106.47萬公頃草山、草場畝均年產值隻有1.68元。懷化市的領導看到了抓經濟開發必須首先抓好科學技術開發,要使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村的現實生產力就必須培養農村科技人才,這一提高農民科技素質和培養農村經濟開發人才的突破口就選在了農民職業技術教育上。

    3.農、科、教諸部門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在80年代中期,懷化的農、科、教等各部門的條塊分割現狀與全國其他地區一樣,主要表現在部門分工割斷了資源開發的內在聯係,技物分離影響了科學技術發揮最大的增殖效益,部門之間的分權製約了科技培訓、試驗、示範、推廣的統一性。本來屬於一個有機整體的農科教由於分屬不同的部門,造成條塊分割,彼此之間缺乏聯係,機構、功能、任務、人員、資金重複浪費的現象十分嚴重,而效果又往往是事倍功半。部門間相互扯皮,結果人人認為十分重要的農民教育卻得不到重視或根本無人管。農業部門有農業專家和農業技術人員,但無教學場地,不能獨立地擔負起對農民的培訓任務;科技部門苦於缺乏培訓場地和配套的師資力量;教育部門苦於缺乏科技信息、專業課師資和實習基地,缺乏農民培訓的物質條件和資金,致使培訓手段不配套,低水平重複,學用脫節,嚴重影響了培訓的質量和效益。從職業技術教育係統內部來看,也是各自為政:教育部門分管職業中學,技校歸口勞動部門,中專歸口主管部門,存在多頭領導、宏觀失控的弊端。在科技推廣中農科教也是相對自成體係,各搞一套,缺乏統一的協調,致使許多科技成果進不了村,到不了戶。農科教條塊分割狀況的最大問題是忽視了原本有機統一的聯係,形不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合力。這樣的結構和功能在計劃經濟時期曾對國家的工業化、對農村進行控製和管理發揮過重要作用,而在今天,則很難適應市場經濟環境的要求。農科教結合是形成農村社會化有機服務體係的一條有效途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