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世界各國政府都高度重視終身學習,並把製定促進終身學習的政策提上議事日程。這首先是從西方國家開始的,有的還為此獲得了政治上的很大成功。

    (1)美國的應對

    美國終身學習潮流出現較早,政府在1976年就頒布了《終身學習法》,並在聯邦教育部設立“終身教育局”。1991年4月,美國政府提出了“把美國變成人人學習的國家”和“把社區變成大課堂”的戰略。從一上台就立誌改革、“重塑美國”的前總統克林頓,決心對就業問題作出更大的投入,提供更多教育的機會。他不無自豪地宣稱:“高等教育的大門將對所有人敞開。信息時代的知識和力量將不隻為少數人所獨享,而是為每一間教室、每一個圖書館和每一個兒童所共有。家長和兒童不但有時間工作,而且有時間一道閱讀和玩耍。他們在餐桌上製定的計劃將是買更好的房子、找更好的職業以及尋求某種讀大學的機會。”1994年,克林頓政府頒布了《美國教育法案》,允諾為公民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具體的實施舉措有:補償教育、成人教育、職業培訓、企業內部教育、開放學校、社區學院、老年人教育、“無牆大學”等。新上台的布什總統,也宣稱對教育“負有極大的責任”,要健全美國的學校教育,保證“每個人都有自身的價值,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因此,布什總統為了加強教育和培訓,一上台就首先提出了教育改革方案,大幅度增加教育開支,增加對低收人家庭的教育補助,以公共資金支持低收人家庭的子女進入條件更好的私立學校。

    (2)法國和英國的應對

    歐洲各國的終身教育概念出現較早。有人認為20世紀50年代就出現了終身教育的思想。法國在1971年就通過了世界上第一部繼續教育法律,規定企業必須提供各種培訓活動的資金,保證職工的培訓;規定保證對農民的職業教育和培訓,隻有經過培訓才能獲取經營農業的資格。1973年,法國教育部設立了“全國終身教育發展局”。

    英國1988年《教育改革法》就規定了繼續教育的職責。在《20世紀90年代英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綠皮書中,提出了保證終身學習的機會、開放大學和終身教育的內容。布萊爾於1994年擔任工黨領導人以後,也認識到世界經濟的變化特點,推出了新的以培訓解決失業和青年繼續學習的政策。他認為,在經濟發展由傳統大工業轉向信息產業和服務業的時候,由於產品具有多樣化、短期性、靈活性的特點,經濟的多變性和不穩定性要求勞動力的重點側重於能夠適應現代市場的高科技人員和熟練工人。為了適應這個戰略性的轉變,促進投資和就業的途徑就是通過有效的培訓來提高勞動力的素質,普遍建立高科技知識含量的勞動力基地,以高質量的勞動力吸引投資、擴大就業。這也是克服長期形成的“依賴文化”的辦法。這種新的福利政策,就是除了老、殘、病人外,把重點放到培訓青年失業者身上,使這些被排除在社會之外的人們能夠重返社會,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1995年,布萊爾在工黨年會上提出了響亮的口號“教育是最好的經濟政策”。通過培養高科技人才,提高人的技能和素質,達到就業機會的平等,要比強調分配的平等更有積極意義。布萊爾擔任英國首相後,實行的重大改革就是促使“不工作層”的人們回到社會。英國有5800萬人口,其中有100萬成年人從來沒有工作過。為了使這些人回到社會勞動中來,英國從1991年就專門設立了“國家就業培訓委員會”,負責製定全國就業培訓計劃和技能考核標準,實施小型企業培訓和市場培訓計劃。近10年來,該委員會已經培訓了10萬以上的年輕人,傳授了70多個領域的各種技術。1998年,工黨政府增撥了119億英鎊用於技術培訓。英國政府用福利改革節省下來的資金進行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和產業改造,造就了60萬個工作機會。這一措施使依賴福利救濟的人逐年減少,成為工黨的一項政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