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對朋友笑稱,自己是一個風塵女子。這風塵,便是我人生旅途中風塵仆仆的印記。

    ?最早的一次旅行,是6歲那年。媽媽在鄉下供銷社賣草席,一種用燈芯草編織的,細細軟軟的席子。有一天來了幾個北京叔叔,開著“紅旗”牌小汽車,停下來買了幾張草席。那個開車的師傅很和氣,答應了媽媽的請求,順路把我帶到25公裏外的城裏去看爸爸。這是我記憶中的第一次旅行。雖然不是出遠門,汽油味讓我暈頭、嘔吐,但感覺還是很快樂。我一個人也可以出去闖啦。

    ?第二次旅行,花五分錢就到了一個新地方。十二歲的少女時代,我沒資格參加“紅小兵”,直到初中畢業也沒能在手臂上戴上紅袖章,因為我是“黑五類”子女。那是我心中的隱痛和最大的鬱悶。痛苦無奈中,我發現了一個秘密,就是花五分錢從小市乘公共汽車,經過沱江大橋,到市裏的公園去,那裏沒有人認識我,不會被人歧視,而且很好玩,還可以逛新華書店,在那裏呆上一整天。按車程五分錢是不夠的,我總是有意坐過站,因為是小孩,我個子也不高,一般售票員也不太在乎。就是這五分錢也來之不易,來回一趟要一毛錢,我要存好久才能出行一次。

    ?這樣的“旅行”給我的記憶是,可以回避生活中不愉快的事情,可以躲開自己不想見的人。培養了我喜歡出去的個性,也鍛煉了我獨立策劃、準備、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麵對陌生的環境不會害怕,走進新的天地我很從容。

    ?在學校我算不上是好學生,功課平平,興趣廣泛。老師給我們講革命曆史,講毛主席在年輕時就到安源煤礦,走遍了祖國山山水水。別的我都沒聽進去,就想我還是先走遍我們小城的角角落落吧,還有周邊的5個區縣。爸爸糧站有一輛公用的自行車,是郵遞員用舊了的。車身油漆脫落,到處生鏽,刹車不靈,還老掉鏈子,一根麻繩牽動著含混不清的鈴鐺。我偷偷騎出來,出發上路了。“擁有”一輛自行車的感覺真好,騎在車上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得意神氣,可以從步行的人麵前驕傲地一閃而過。那是一輛男式車,很高,有兩條橫杠。雖然我自己感覺美滋滋的,別人看我一定很怪樣,屁股一扭一扭的,上山要下來推著車走。有一次下大坡,滑行的時候刹不住車,好險摔在路邊,膝蓋蹭破了,胳膊血肉模糊,引來很多人圍觀。當時我年輕膽大,身體好,沒覺得怎麽痛也不害怕,隻要車子沒壞,還能騎就好。

    ?參加工作第一次領到年終獎,才開始我真正的旅遊。春節放假,我才不在乎在家吃什麽團圓飯,買了一隻當時流行的“馬桶包”,獨自出門去300公裏外的峨眉山。包裏有一點香腸、炒花生和餅幹,還有一隻軍用水壺。冬天的峨眉山,氣溫零下十度左右,滴水成冰。那一年特別冷,山頂的大樹上掛著水柱冰簾,在雪後陽光的照耀下,像展示一條條綴滿鑽石的連衣裙,每一件都是精品,是世界上最美的。我如同進入童話世界,來到白雪公主的故鄉。冬天遊人稀少,雪中登山,路遇猴群。可能是餓了,跟我討東西吃。我吃一顆花生,也扔一顆給它們。我低估了猴子的智商,想逗逗它們,就把花生剝吃了,把殼扔過去。猴子見我騙它們,急了。一隻猴悄悄從背後過來,把我身邊的手袋偷走,高高懸掛在樹枝上,手袋裏有錢和證件,把我嚇壞了,急得不得了。趕快把最後一點香腸取出,示意和它們談判、交換。比劃了半天。最後我把香腸扔在地上,它也把包扔了下來。那隻猴大模大樣地下了樹,到地上撿拾香腸,聞了聞。臨走還回過頭來,對我齜牙咧嘴地“咳……咳!”吼了兩聲。像是在教訓我,做人要誠信為本,峨眉山的猴子也不是好欺負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