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國年間,珠寶行業有個行話叫"賭行",所謂"賭行",指的是珠寶玩家到珠寶行尋覓翡翠的一雙慧眼。翡翠貿易尤其是原石貿易,成功倚仗著運氣,就像賭博、彩票一樣對未來投資。

    所謂賭石,就是用璞玉來賭博。要知道,通過玉的外皮而能看出玉石裏麵的優劣是需要很深的玉石學問的。在科技發達的今天,也沒有一種儀器能探測到它。

    玉石原料挖掘出來,外麵又包著一層岩石的皮殼,皮殼裏麵是什麽,依舊沒有人說得清,所以行內把判斷玉的過程稱作"賭石"。

    常見到大塊玉石原料上所開的小窗口。雖然這些小窗口極有可能口口見綠,但是見到小窗口一定要格外謹慎。

    已開窗的玉料,一般需要根據不同情況以磚頭料的標準來出價。有的開窗部位的綠色是鎬的斷口,用燈照射後,裏麵綠得可愛,但奇怪的是,窗口部分沒有拋光。

    究其原因,極有可能是由於其中的裂紋太多、水不好、綠內夾黑或綠不正等原因。這樣的翡翠一旦拋光,缺點就會全部暴露出來。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需要賣家對原石上情況不明的地方進行拋光後,再進行議價。

    在購買高檔玉料時,經常可見人工打磨的痕跡。這些痕跡,大多是在玉料進入我國之前,由於貨主在玉料上找綠時,留下的一些磨、挖、擦的痕跡。這些痕跡處往往都無綠。

    此後,又多用與表皮顏色相同的沙和膠巧妙偽裝。若一塊玉料,到處可見人工凸凹痕跡,就應見多少綠就出多少價,此時看到的綠,通常就是做成成品後的真實價值。

    賭石作為一種獨特交易方式,是曆史以來中緬邊界和雲甸玉石交易市場興起並繁榮的。一塊未經開窗的原石,除了形狀和重量外,誰也說不清裏麵是什麽。

    賭石界有這麽一句話:"神仙難斷寸玉。"唯有切割剖開後才有真實的結論。

    賭石人憑著自己的經驗,依據皮殼上的表現,反複進行猜測和判斷,估算出價格。

    買回來可能一刀剖開裏邊色好水足,頓時價值成百上千萬,也有可能裏邊無色無水,瞬間變得一文不值,這就是賭石的風險。"一刀窮,一刀富",一塊石頭可能使人暴富,也可能使人一夜之間傾家蕩產。

    在研究了兩天賭石後,蘇秦發現太過於複雜自己根本不懂,還是問問那個老板呀,再問問他什麽時候去,自己好跟著他去雲甸。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