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在入伍之前已經娶妻生子,所以在那些人裏麵他是少有的有子嗣的人。

    因為他軍銜不低,又作戰勇猛,在被遣散回鄉的龍山湘軍裏麵屬於領頭級別的,當初是親手埋寶藏的人之一。

    但是他也是個講信義的人,雖然在埋下寶藏後第五年就得病而死,但是臨死前將寶藏的事情告訴了他兒子,也是張辣子爺爺的爺爺,並且囑咐他,除非是召集了當年龍山湘軍的全部後人,不然絕對不能去挖寶藏。讓他的兒子將這件事立為祖訓,並且發誓如果違背了必然不得好死。

    他兒子也確實遵守了諾言,因為無法找到他爸所說的龍山湘軍的所有後人,就沒去動那筆寶藏,這祖訓也一代代的傳下來。

    但是在他那一代都難以召集當年龍山湘軍的後人,何況後來,因此到現在也沒人去找過那寶藏,而且到了他爺爺那一代,基本上就是把這當個故事聽了,也不曾當真。況且一百五十多年過去了,許多地方和東西都發生了改變,那寶藏的位置也也很難確定了。

    而張辣子也從他爺爺口中聽到了這條祖宗傳下來的秘密,不過也是當成個故事而已。

    他父母死後,他也不曾娶妻,就整天在家遊手好閑。

    俗話說坐吃山空,何況他爹媽雖然有點家產,離山也還差得遠,這幾年他爹媽留下的東西也被他揮霍的差不多了,他又不願意去工作,就整天閑晃,想著從哪去弄點錢來。

    他這個人吧,說膽子大也大,敢一個人跟著我們跑到這深山裏來,但是說膽子小,他也是夠小的,不敢去幹什麽違法犯罪的事情來弄錢,到最後他就想到了他爺爺跟他說過的這個寶藏的事情。

    雖然當年的金元寶銀元寶在今天已經不流通了,但是真金白銀在任何時代可都是硬通貨。

    想想當年太平天國掠奪了多少財富,那少說得是幾千萬兩真金白銀啊

    當年龍山湘軍找到的那一處“聖庫”,雖然隻是其中之一,但是就算隻有整體的十分之一,那也是幾百萬兩金銀,這哪怕能弄到一部分,他這輩子也不愁吃穿了。

    而張辣子這人,自然也不會把什麽祖訓當回事,這上百年過去了,又經曆了抗戰內戰,當初那些龍山湘軍誰知道還剩下幾個後代,哪怕還有,也根本沒法找,其實他也沒想過去找。

    聽到這裏,旁邊的譚金忽然開口問道:“你這話就有問題了吧?你不是說過地點已經找不到了麽?怎麽又知道是在這裏?還以為我們也是來找寶藏?”

    張辣子連忙解釋,其實他想到這寶藏,也是有契機的。

    那是一年前,龍山縣來了一夥人,說是什麽從國外來的考察隊,裏麵有很多中國人,也有很多外國人,要到龍山來考察什麽古跡。

    他們考察的地點呢,就在這茅坪鄉,在這考察了半個多月,中間也雇傭了許多當地人來幫忙做向導啊,挖掘啊什麽的。

    因為這群人出手大方,給的報酬高,而且活也不算累,於是很多龍山當地人都搶著來幫忙,其中就包括正愁錢用的張辣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