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紙的能力其實還是很強的,畢竟是專門玩刺殺的。所以他擬定了兩套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在半途截殺。聽起來是不是不太高明啊?

    但聽起來高不高明,跟實不實用是兩碼事。他定的計劃非常實用。那就是在高級區,汪兆海和小鬼子談判密度最大的那幾天,開始進入刺殺陣位。

    什麽意思呢,比如說汪兆海,前天和小鬼子的談判代表團談判了,然後昨天也談判了,那麽今天你說他會不會突然之間休息啊?這個幾率不是沒有,有,卻非常小。因為連續的談判,基本可以證明雙方的談判是進入到了軌道上的。而既然雙方都肯談判,那麽雙方的本意,是真的想要跟對方達成一致的。所以連續兩天的談判下來,第三天也有極大概率會趁熱打鐵。

    而刺殺小組的計劃,就是打算在連續第二天談判結束後,立刻在當晚,進入汪兆海所在大宅兩側附近的宅子裏。

    當然,不是說緊挨著汪兆海的大宅的兩側啊,而是隔幾個別墅。要不然緊挨著汪兆海的大宅,那很容易引起注意。

    他們用的方法很很簡單,就比如一條街上一共有一百號,中間的五十號是目標大宅。但是這個大宅內部的保安狀況太嚴,所以你不可能直接硬攻進去。但是呢,你派了兩撥人。分別在左右的七十號,和三十號,進行埋伏。而目標出來後,一樣會走這條街,無非是左右罷了。但無論任何一個方向,他肯定是要碰到其中一組埋伏的人的。而這時候,就是動手的時機。

    而提前進入刺殺陣位,肯定要控製原本陣位裏的人家啊。利用隻是控製一個晚上的時間差,應該還不可能引起誰的注意。正好打一個伏擊。不過再加上為了刺殺汪兆海,火力也得夠,是以,刺殺小組本就不多的人數一分,基本上就沒有其他的人手的。

    但他們還沒等進入陣位呢,就出事了。刺殺小組的人,也是分散的。是以,召喚組內人員,準備進入陣位的時候,其中一個人死了。而另外跟這個死了的人一起的兩個人全都消失了。

    這時候圖紙立刻意識到不對了。他的經驗起到了關鍵作用,因為知道出事後的第一個命令就是立刻讓人手再次分散撤退,取消原定計劃,全體重新進入潛伏狀態。

    一個計劃的執行,不是說,提前就告訴所有人的。比如說,我要集結人手進入攻擊陣位,那我們告訴你,你在什麽時候,幾點,潛入進入某某地方就完事,但整體計劃,你是依舊不知道的。

    但你雖然不知道什麽情況,可大概你也差不多心裏能有數。圖紙經過事後的調查,判斷處,可能那三個人中有一個叛徒,這個叛徒在得到了自己的命令後,大概分析出了自己要動手的可能性。於是想要跟日偽報信,但是得到命令他突然的離開也是不對勁的,所以他隻能冒險幹掉了一個人,或者是兩個人?另一個……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