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往裏走了大約能有半個小時,終於選好了一片較為開闊的地方。他將春田步槍取了出來。壓好了子彈,立在旁邊的一顆樹上。跟著控製著自己的步伐大小,往前走了二百九十五步。

    跟著回身,在旁邊一顆樹上,用他鑰匙串上的一把小刀,使勁的刻了一個人頭那麽大的圓圈。甚至他還“精雕細琢”了一番,將這個人頭的鼻子,眼睛,嘴,耳朵也用線條雕刻了出來。

    然後範克勤回身,再次控製著自己的步伐,往回走,嗯。很好,確實是二百九十五步便回到了槍支麵前。

    這個距離跟新街十四號閣樓,到偽滿的國務院大廈的距離是差不多的。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在十四號閣樓看過去,偽滿的國務院大廈不是正麵的,而是斜過去的。

    這樣一來,大廈的左門,就距離新街十四號最近,經過範克勤反複的用街麵上的參照物。還有拇指測量法,以及他曾經在大廈前廣場和華章轉悠過,這幾個綜合的情況的比對計算。新街十四號,距離偽滿國務院大廈左門的直線距離,約三百米,但應該還差一點點才到三百米。

    左門,也就是根據王展元他們,這一個來月觀察的,臧奉九出來進去,主要走的通道。

    那說,萬一機會出現的時候,臧奉九走的是正門怎麽辦?要知道在新街十四號,看偽滿國務院大廈是打斜的。那麽左門自然就近一些。正門則是在建築的中間。那麽距離就肯定要遠上一段。

    這個情況,範克勤自然也考慮進去了。而且也同樣的,是經過綜合考慮和計算的。正門距離新街十四號,大約是三百三十米多一點點的樣子。

    因為正門還有個大樓梯,所以樓梯最上麵的位置,是三百三十八、九米的直線距離。下麵呢,直線距離是三百二十米上下。中段是三百三十米左右。這些都在範克勤的腦子裏呢。

    在開槍前調節一下瞄準鏡的情況,是正常的。但是在開槍後,狙擊手比如說立刻移動,換到了第二個狙擊陣位,射擊的另一個目標,也是不同的,那麽他會再次調節瞄準鏡嗎?答案是當然不會,因為他在第一次調節的時候,心裏就有數了。這時候,他在開第二槍的時候,根據距離,風速等原因,在瞄準的時候,直接就可以憑著自己的經驗與知識,故意偏移多少槍口就完全可以了。不是每開一槍都要調節一下的。

    現在範克勤隻要左門的距離,調節好了,就完全可以了。到時候若是萬一真的出現了,目標從正門出來,並且射擊機會良好的情況。範克勤自然會在瞄準的時候,就自動調節好偏移的情況。

    這一次沒有爆炸彈頭,時間上也不允許他製作了。像是在子彈頭上橫豎劃上一個十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