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訓練已經開始了一段,是以兩個人剛剛一進去,就聽見一聲大吼:“手榴彈三輪。”再看,一隊十二個人,前麵兩把德式衝鋒槍開道,後麵還有兩把湯姆森,最後的八個人則是人手一把短槍,以兩兩掩護的隊形,急速的往一個模擬帶院子的兩層小樓開始進攻。

    四把衝鋒槍,每兩把負責一層,對著窗戶突突突的開始射擊,當然,現在隻是訓練,是以為了節省彈藥,每個人隻是來了個短點射隨即停住,這代表著壓製掩護射擊。

    後方使用手槍的隊員,則是依次朝每個窗口,開始甩出手榴彈,同時大吼道:“手榴彈三輪!”

    話音剛剛落下,隊伍登時散開,各自找到了掩體。兩三秒鍾後,隻聽那個小樓中,響起呲呲呲的三聲,好似刺花的聲音。而這個聲音剛剛結束,眾人一躍而起,由衝鋒槍開道,躍進了小樓當中……

    這一輪訓練結束後,範克勤進入小樓,把那個手榴彈撿了起來看看,跟著一問才知道,這種手榴彈是為了訓練設計的,而且是由總務處裝備室的一個人發明的。

    原理相當之簡單,不裝軍用等級的火藥。隻要裝民用煙花的那種就行,而且裝藥量很少,隻要在主彈體內上方開個口子,裝好了火藥後,再用廢紙把上麵的口子一堵就成。這樣拉發手榴彈後,內部火藥燃燒,會第一時間把廢紙燃盡,火藥產生的力量會從上麵的開口處泄出,發出刺花一樣的呲呲聲。而且還不浪費,可以反複的使用,隻要裝點火藥就成了。

    範克勤看到這裏,心中一陣感歎,咱們中國人的智慧,還是很強的。不過也有一些無奈,因為這種發明,也確實是因為落後,才會出現的。如果像是西方列強一樣富裕,根本也不用有這些發明,直接上真的就行,那訓練的效果肯定比現在還要好。

    沒辦法,工業實力上不去,範克勤鼓搗點小發明還湊合,讓他直接對整體工業提升出手,他是真不會。所以不得不感歎,人力有時窮啊。一個人想要改變整個時代,真的是太難了。

    還是那句話,範克勤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職責做到最佳狀態。比如說提升手下隊員的個人素質。

    將訓練的隊員們集合起來,首先從剛剛自己看到的說起,優點缺點全都講了一遍,優點自然不用深入分析。缺點的話,你不能光是說,還得啟發性的給出一些建議和解決辦法,然後再讓他們集思廣益的,延伸性的,研究出更好的方法。

    比如說剛剛的進攻,手榴彈扔的是準,全都扔進去了,但是在實戰中還能扔的那麽準嗎?或者萬一的情況下,打在窗沿上,彈回來呢。是以範克勤就提出了,是否應該利用衝鋒槍的射速壓製窗口的同時,投擲手榴彈的人員,從兩翼快速的抵近建築,然後再投擲手榴彈等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