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英

    題記:我們約在咖啡館見麵,就著她(化名曉容)早上送完小孩上幼兒園之後一起聊聊。幾年沒見,她一襲溫婉的長卷發搭在右肩前側,深藍色牛仔小夾克則透著幹練和清爽。她要檸檬茶,我點咖啡,因為注意飲食健康,她一般不碰咖啡。她聲音輕柔舒緩,講述了順風順水生育二孩的故事,這種波瀾不驚的講述和她平和的心境與人生態度相得益彰。

    喜歡小孩就再生一個

    當時我們雙方都三十八九歲了,主要就是喜歡小孩子,我覺得“隻生一個”挺不合理的,女兒也想要小弟弟或小妹妹。我們經濟上還可以,情感上比較穩定,心理狀態也成熟一些了,再不生也沒有勇氣生了,所以說這個事情就是,生就生吧。

    我的性格不是那種特別拖遝猶豫的,很多事情說要做了,就想一想,大概重要的東西可以就行,不是那種糾結的性格。現在有些人跨40歲,可能就很糾結,我覺得想清楚就好了,你願不願意舍棄你現在的一些東西?生完孩子以後你的體力能不能承受?你不能承受,怎麽去解決這個問題?想清楚了就好。其實也不會太糾結。

    (那你當時是怎麽考慮這些問題的?)身體這個問題,我當時也沒有想太多,因為我覺得38歲那個年紀也還可以。我不希望第二個小孩和我女兒差距太大。女兒也基本懂事了,三年級,10歲的樣子,開始自己睡,作業也不用管,她做完了就找幾個小朋友玩,不用我太多催促。其他方麵也不會有太大壓力,唯一可能就是說外麵看著我放棄的職業(大學教師)有點可惜。但是,這個問題我考慮的時間比較短,衡量了一下我真的是在家裏了,我會不會不接納我自己?我覺得一下子就是好像我也不適合那種感覺,但這個糾結的時間很短。

    現在這個狀態我還是喜歡的。孩子出生以後其實挺忙,也沒有時間去想特別多的感觸,焦慮還真沒有過。我想的是:第一,自己的狀態要好一點,我不要那種很邋遢或者很不講究的樣子。接著,把女兒的學習管好,兒子的性格培養好,然後幫一幫我老公。比如說他會不會有壓力,就他一個人工作嘛。他收入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問題也不太大。再者,我關注投資這方麵,我一直比較關注這一塊,這幾年一直在做投資,收入可能比原來工作還要高很多,所以經濟上也不是問題。

    旁白:她思維清晰,良好的經濟基礎、穩定的夫妻感情也都具備,很快做出生二孩的決定。這在“全麵放開二孩”前還是很需要勇氣的。

    為生二孩放棄職業,回歸家庭

    我以前那份教師的工作是一種慢性壓力,無所謂上班下班,壓力它總是在那裏,總是要想我要做什麽,然後你放鬆不下來。以前我會跟女兒發火,因為我要在有限的時間內,把這件事情給解決了。哄她好幾個小時她都不睡,我就會很疲倦,因為我第二天可能還有課,就有點焦慮,可能對她發火,發了火又會覺得很後悔。現在沒有工作上的疲倦了,我就可以很平靜地去麵對兒子,麵對女兒,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好的收獲。

    (麵對職業,當時是否壓力多過快樂?)應該說是快樂比較有限吧。因為快樂是比較純粹的一些東西,比如說你跟學生可以交流,懷孕的時候,學生會跑過來給你買好吃的,或者下課的時候,學生會和你聊天。有時上課的最後一天,就跟學生說,這個學期要結束了,我要去旅遊。學生說你要多帶手信回來啊。會跟他們開玩笑,這些快樂還是有的。然後就是跟同事的快樂,這個可以延續。好像幾個比較好的同事,會有朋友圈的交流,我們隔一段就會聚餐。看起來除了固定的一個收入以外,沒有失去什麽。

    以前的工作收入是較低的,我現在想拿到那種收入很容易。如果說工作是一個圈子的話,我的圈子從來沒有失去過,因為後來在一起的同事都是朋友了,所以這個跟工作就沒有太大關係。

    反倒是我看了很多以前的同事,等於是被裹進機器的運轉中,出不來,又不喜歡,被它弄得很筋疲力盡。所以沒有太多遺憾,沒有失去我覺得最重要的東西,得到的是我更喜歡的東西,所以就沒有什麽糾結的了。如果這是一份很好的事業,我特別熱愛它,那麽放下我會覺得挺難過的,但是沒有太多這樣的感覺,就無所謂了。

    (你的父母和丈夫對你當時的選擇怎麽想的呢?)我老公覺得很好,這樣的狀態他也很輕鬆。我的狀態好,他肯定輕鬆。以前兩個人都工作,肯定就要討論怎麽分配家務的問題。那現在就沒必要衝突,他就想想大寶怎麽樣,小寶怎麽樣,每天打一個電話,這兩個寶寶怎麽樣啊?父母那邊主要擔心,一個就是說你們的經濟地位發生變化,他們不太會去理解你們其他的一些收入,隻看到你沒有工作了,就覺得會不會受欺負?你自己會不會習慣?比較擔心。然後他看到你沒有這種情況,兩個小孩子又很好,就不擔心了。

    (辭職後,你先生對家庭關係的理解會有變化嗎?)沒有,一直比較尊重我,或者說比較喜愛我的這種狀態。我請了兩個阿姨,一個阿姨帶孩子,一個阿姨做晚上的家務,因為我晚上要去接他(老公)。孩子太小的時候,我覺得阿姨又要做飯又要顧孩子,所以我就多請了一個。我問他會不會有負擔?他覺得多請一個阿姨好,大家都很輕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