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村出口則是在亞洲市場際遇不凡的一級莊拉菲Lafite酒莊,最佳觀測點便在酒莊之路上,田園欄杆古堡,一眼便可認出是酒標上的景致,拉菲莊園裏的地下圓形大酒窖,數百隻橡木桶位置中心的羅馬式立柱排列,則是古典氣派的典範——拉菲莊就連參觀時的品酒,有時也不去品酒室,隻是在這昏暗的酒窖裏,把酒杯放在一個空橡木桶上,點上幾支蠟燭,倒上酒,然後酒莊人員跟你說:那個羅馬立柱圍起來的圓形小場地,會舉行音樂會的,在這些沉睡的酒桶之間。

    Pauillac村和StEstèphe緊挨著,離開拉菲莊繼續北行,不到數分鍾右手邊就會遇上Cos d’Estournel愛士圖爾奇異酒窖建築,莊主對亞洲文化的獨特情節讓他在梅多克的土地上豎立了一座滿是印度風情的寶塔似的城堡,這個在旅遊旺季每每都有好幾撥路人駐足隻為觀賞建築藝術的風景,亦被濃縮在這個二級名莊酒標之上,成為自家酒品牌的像徽,更有甚者,此莊的二軍酒便叫作Les Pagodas de Cos,酒莊的寶塔,以建築命名,可見酒莊的人們對自家城堡的喜愛。

    法國的另一個葡萄酒重地勃艮第則一直走著和波爾多截然不同的路線,梅多克算是18世紀種植風潮出現的新興葡萄園地,在新土地上的圈地運動使得每個酒莊的麵積動輒幾十公頃並且都相去不遠,比如至今Ch.Lagrange的所有土地便連成一片;勃艮第則沒有什麽新型葡萄園,一直是中世紀西多教士開墾的那些酒田,而這些土地又經過法國大革命的洗禮,原來在教會手中的大塊土地被分割成小塊分屬許多業主,加上以土地分級的產區係統,每個勃艮第酒莊擁有的土地量都不會太大,而且大部分都是相互分散,所以勃艮第少有那種統領自己莊園的城堡。但是,勃艮第仍有自己特色的酒莊建築——葡萄園間低矮的石牆,那些標著Musigny, Montrachet, La Grand Rue, La Romanée-Conti的古老石牆,簡樸地圍在價值連城的葡萄園之外,讓每一個到來的酒客狂喜不已。

    如果說波爾多的梅多克的城堡以恢宏的建築藝術高調標明了每家酒莊的存世,那麽勃艮第葡萄田間的粗糲石壁則低調而堅定地表達了每塊土地的價值——酒莊建築的作用便是這樣的。

    2011年秋末,於波爾多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