吆喝,竟然還真讓他給撞上了,而且看這架勢,這欽犯竟是要跟他這位參將掰一掰手腕?

    這位參將向前一步,他一上前,先前那名喊話的校尉便向後退下。

    參將手按腰刀,望向渡船,問道:“何方高人,可否出來一見?”

    他的嗓音不大,卻清清楚楚地傳遍整個渡船。

    無人回應,隻是那股磅礴氣機仍在節節攀升。

    渡船上的人麵麵相覷,不明白這位參將大人何出此言。

    參將的臉上露出一絲陰沉,一抬手,船艙內的兵卒盡數出艙,其中有好些兵卒持弩而立,弩箭乃是對付江湖豪客的無雙利器,尤其是結成陣勢之後,就算是玄元境的高手也不敢能全身而退。故而朝廷雖然不禁止江湖遊俠攜帶刀劍,甚至就是弓箭和長槍也在兩可之間,唯獨弩箭非軍伍不得私自配置,若有違反者,以謀反大罪論處。

    可即便他已經擺出了如此陣勢,那道氣機仍是沒有停止的趨勢,從抱丹境到玄元境,又從玄元境一路往上,如今竟是隱隱有了要突破至先境的架勢。

    如果真是一位先境的高手,而不是預料中的玄元境,那麽意義就完全不同了。

    雖兩者同在登堂入室三境之中,但在最初劃分境界的時候,其實是有人提出過異議的,當時那位人境的大高手認為,可以把先境劃歸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之中,把入神境劃歸到登堂入室的境界之中,最後把長生境劃歸為獨一檔。

    隻是一位極為德高望重的長生境前輩高人否決了這個提議,原因有些近乎幼稚荒唐,是不符合三三之數,所以幾乎已經超然世間的長生境還是被劃分在出神入化的境界中,先境也就沒能進入最後三境,而是留在了位置不上不下的中三境,但這不意味著先境與玄元境之間的差距不大,事實上兩者之間的門檻之高,幾乎等同於先境到歸真境的門檻。

    當初帝京一戰,在十餘位歸真境大高手出手的情形下,數量更多的先境高手仍舊可以參與其中,甚至憑借人數優勢還將一位歸真境的青鸞衛都督圍攻致死,由此可見,先境與歸真境之間的差距其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大,而先境與玄元境之間的差距卻要比想象中大出許多。

    如果那個所謂的欽犯,真是一個先境的高手,可以初步調用周圍的地元氣,氣機綿綿不絕,那麽想要憑借人數優勢將其氣機耗盡的想法就很難施行。

    當然,也不是沒有辦法對付先境高手,畢竟當年的歸真境都能被圍攻致死,自然也有對付先境高手的辦法,但是這位參將率兵來此地設卡之前,從沒有想過自己的對手會是一個先境的高手,自然也就沒有相應的準備。

    想到這兒,這位參將忍不住咬牙切齒地罵道:“去你娘的青鸞衛!你們不是至多玄元境嗎?”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