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南鬥二十八星陣”作為太平宗的看家手段,也不是那麽容易破去,這些星光幻象隻是表,星光之下的星雲才是裏,隻見二十八團星雲按照周星位,開始旋轉變化,讓伊裏汗的這一抓竟是撲了個空,其速度並不甚快,軌跡也不算太過複雜,但偏偏伊裏汗幾次三番抓攝,都無法傷及分毫,任他血氣再盛,力道最大,打不著人也是枉然。

    伊裏汗的反應也是極快,立時發現了根本所在,這二十八團星雲是應上星辰之力,而人仙煉竅之法也是上應星辰之力,他的血氣能克製尋常氣機術法,卻不能克製這星辰之力,他本想以“大化擒拿手”配合人仙氣血限製住陣法變化,此時他並未限製住陣法變化,對於星象變化的判斷也就一繆千裏。待到伊裏汗反應過來,李玄都已經將陣法完全展開,身形隱於其中,唯有無數星雲明滅閃動,繼而星河倒轉,讓人無法分辨上下左右、西東南北。

    “南鬥二十八星陣”一成,想要破陣的伊裏汗也身陷陣中,對於純粹武夫而言,要麽被陣法困死,要麽以力破陣,不存在其他選擇。

    伊裏汗身形前掠,藏於幕後的李玄都隻是一揮手中令旗,四周星雲隨之一並轉動,身在星雲中的伊裏汗隨之也變化了方位,由前掠變為後退。二十八團星雲之間還在互相發生變化,組合成不同的陣法,太極、兩儀、三才、四象、五孝、八卦、九宮、十絕。伊裏汗是金帳人,就算仰慕中原,也不可能鑽研這些陣法變化,對於陣法大家來隻是尋常的陣勢,已是讓伊裏汗眼花繚亂,根本無法分清這些繁複變化了。

    除此之外,伊裏汗越是身陷陣中,越感到身形凝滯,仿佛背負了一座大山,越是發力,反彈之力就越大,不發力,反而無甚阻力,伊裏汗立時明白,這座陣法是在借力打力,用他自己的力道來打他自己,隻有自己的氣力超過這座陣法轉換的極限,方能破開陣法。

    伊裏汗驟然停下其他徒勞動作,凝神屏息,將全身氣血搬越極致,渾身上下白氣升騰,滾滾熱力從他身上散發出來,使得周圍景象開始扭曲模糊。然後他立足原地,傾力一拳打出。

    傳中地仙是羽化飛升,鬼仙是成就陽神,而人仙是破碎虛空。

    純粹武夫極致便是一拳打破虛空。

    隨著伊裏汗的這一拳打出,虛空震蕩搖晃,陣法中無數星辰熒惑飄搖,不斷變化組合的陣法出現凝滯,繼而顯現出錯亂之象。不僅如此,伊裏汗還將半數拳勁直接透過星陣,攻向藏於星陣之後的李玄都身上。

    李玄都手中的“太平無憂”令旗無風自動,獵獵作響,身形頓時出現一陣扭曲,似是一顆石子攪亂了水中之月。隻聽李玄都一聲悶哼,鼻孔、嘴角、耳孔、眼角都有鮮血溢出,顯然已受創在這一拳下。要不是“南鬥二十八星陣”擋住了半數拳勁,也阻礙了伊裏汗對於他真實位置的判斷,這一拳完全足以重創李玄都。

    不過伊裏汗也不好受,他這一拳有五成勁力落在了李玄都的身上,兩成勁力被陣法化去,還有三成勁力則在陣法的轉化之下,原封不動地落在了伊裏汗自己的身上,饒是伊裏汗體魄強橫,被拳勁透入體內之後,也是麵皮漲紅,毛孔中滲出細微血珠。

    不過伊裏汗並不在意,他開始根據第一拳的反饋準備第二拳,雖然第二拳已經無法用出十成力道,但也足以讓李玄都徹底失去反抗之力,成為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