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了,煮一碗餃子送來。”

    福公公趕緊應下,扭頭卻是苦了臉。前幾日外邊秘密送來了一箱子東西,除了幾件手藝粗陋的衣衫鞋襪,就是幾布袋凍餃子。主子寶貝一樣讓他收起來,每每吩咐廚下煮一碗做宵夜,那就是主子又要熬夜了。

    他常常懷疑,這餃子的餡料不是肉,而是提神醒腦的神藥,否則主子怎麽吃了就疲憊全消,打了雞血一樣。可惜,主子連皇上那裏都舍不得送一碗,更別提賞他嚐嚐了…

    朔風送寒歸,冰雪迎春到。臘八過了之後,日子就像被貓攆的老鼠一般瘋狂亂竄,眨眼間就到了二十。

    天色不等大亮,整個老熊嶺就都忙碌了起來。

    三日前,陸老爹已經發了十幾張請帖,盡皆是他當年讀書時候的同窗,還有陳家老兩口,甚至是府衙的新師爺都請了。之所以沒有直接送帖子給趙誌高,也是給雙方一個緩和的台階。貼子給了師爺,若是來了府尹,那是陸家臉麵大,若是府尹不來,那誰也說不出陸家“高攀不成”之類的酸話兒。

    陸老大成親,還有先前那幾場大宴賓客,都是在嶺下辦置的。如今小米及笄,卻是要放在本家宅院。但老熊嶺上有太多不能被外人窺探的“秘密”,於是,整個老熊嶺的鄉親昨日就分好了差事。

    有負責村口引領客人的,負責端茶倒水的,負責看守地窖和鹿欄的,各家暖棚也要留人看管。

    當然,最忙的還是陸家大院了。

    男子們忙著搭棚子遮風雪,婦人們則準備食材,燒茶,點心。淘氣小子們則穿的喜氣又幹淨,跑去村口做引路小童。

    各家的閨女們,不管是爭沒爭到讚者和有司位置的,都聚到了陸家後院,一來伴著小米說笑玩鬧,二來也打算開開眼界。畢竟農家的姑娘的及笄禮太過簡單,日子富庶的,還能換套新衣裙,得一隻銀簪子,日子貧苦的,不過就是一身幹淨舊衣衫,給父母行個禮,挽個發髻插上木簪也就罷了。

    但陸家怎麽說也算是書香門第,日子富庶,小米又是陸家和整個老熊嶺的寶貝疙瘩,這及笄禮就不能簡略了,置辦起來極是隆重。

    前院,中門大開,紅色的地氈從門外一直鋪到堂屋門口,又左右延伸開去,左邊就通過遊廊到了後院的正房,右邊就是到了西廂房。

    西廂房裏,早就撤掉了孩子們的書桌,隻留了那麽兩章圓桌,放了素雅的白瓷青花茶具,每桌四碟子點心,另外配了十幾張椅子,做了女客的暫歇和吃酒之處。

    韓姨母帶著青花青玉住的東廂也拾掇了出來,擺了新被褥和引枕靠墊之類,裏側放了六扇的花鳥屏風,遮蔽了洗漱和恭桶等物,備著女客們方便和小歇。

    嶺下山口,後生們穿了新衣衫,合力大開了木柵大門。

    達庫等十幾個草原人如今養得極好,守在大門兩側,彪悍的模樣,惹得來客都是多看了兩眼。

    日上三竿時候,陸家門前已經停了七八輛馬爬犁。

    風雪天,馬車不好行路,能工巧匠們把爬犁上安裝了轎棚,倒是同車廂沒什麽區別。一樣的能坐能臥,還放了取暖的炭盆,倒也舒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