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吃食?”

    王老爺同楚原兩個聞言,都是齊齊問出口,待得對視一眼,心頭莫名都是一緊。

    太子剛剛問詢京都有沒有新吃食,這陳信就來商量開新酒樓賣新吃食,難道是巧合?

    不,世上哪有這麽巧合之事?恐怕這陳信也不是福公公口中的遠房晚輩吧?

    那他是誰,或者說誰能支使福公公…

    舅甥兩個越想越驚疑,但有一點,他們卻在對視的一瞬間達成了一致意見。

    那就是,這陳信說什麽都要答應,而且要全力以赴的支持…

    “好,這生意肯定錯不了。”王老爺幹脆一拍手,眼睛都不眨的應了下來,末了甚至又道,“這一成幹股也不必了,不過是掛個名頭避忌一些宵小。實在算不得大事,隻在不用如此客套。”

    這下卻是輪到陳信吃驚了,若不是他也出來闖蕩多年,有些定力,怕是都要驚得張了嘴巴。

    若是在別處還罷了,在京都做買賣,最重要的不是貨品好不好,鋪子位置旺不往,而是掛誰家名頭。

    若是沒有背景硬一些的主家支撐,貨品好,鋪子旺,那就是等著被狼生吞的肥肉。沒見城南的吳記燒餅,就因為地痞三天兩頭去“討要”銀錢關門了嗎,若是不給銀錢,今日某人吃壞了肚子告去衙門,明日又門前被扔了死貓爛狗,手段簡直不要太惡劣啊。

    當然這個主家也是冒著風險,萬一生意上惹了麻煩,主家可是第一個受連累。

    說起來是互利互惠,但也需要“謹慎”二字啊。

    原本陳信以為王家即便答應也要考量幾日,哪想到王老爺居然一口就應了下來,而且神色裏隱約還帶了喜色。這就有些詭異了…

    但他心裏嘀咕,臉上依舊恭敬,“東家能夠答應掛在名下,給小人些許庇護,小人就感激不盡了。這一成幹股,無路如何也要東家笑納,否則小人豈不成了忘恩負義之輩。”

    王老爺還要推辭,楚原卻是難得機靈一次,開口勸慰道,“既然陳掌櫃如此說,舅舅就收下吧。不過,我記得家裏在西市那家雲來客,生意實在不好,不如就轉給陳掌櫃吧?”

    這話是問句,但誰都聽得出裏麵的堅定。王老爺會意,立刻就道,“原哥兒不提,我倒是忘記了。這般最好,對外也不必說出兌一事,又省了麻煩,真是再好不過。”

    陳信實在有些受寵若驚,他給王家做事,自然清楚王家的幾個鋪子,這雲客來雖然不是同名字一般客似雲來,但生意也過得去啊。如今王老爺說出兌就出兌,簡直就是在他瞌睡時候送了枕頭,好大一份人情啊。

    他心頭有些忐忑,總覺得有些不踏實,但不知為何突然想起一事就把要衝出口的推辭收了回來,勉強打點精神笑道,“那就多謝東家援手,以後小人定然不負東家如此厚愛。”

    “哈哈,陳掌櫃言重了,倒是有你幫手,我也清閑很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