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之後。

    東南衛視的首席大記者向若明,帶著關亞軍、芳菲等一幹省市媒體的記者和主持人,驅車從南嶺縣高速公路的匝道下去,駛進了桂花村。

    沿途果樹、苗圃、蔬菜基地一個挨一個,田間勞作的村民悠然自得。

    馬路上,運送果樹苗圃的車輛疾馳。

    不遠處,一排排兩層樓的灰色小屋在稻田、果樹的映襯下,頗具詩意。

    小河環繞的村莊,古色古香的民居,嬉鬧雀躍的遊客,四處皆是歡鬧的春意。

    如今,這個曆史上出了名的窮鄉僻壤,在趙青雲的帶領之下,僅僅半年的時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梅朵的協調下,南嶺縣整合支農資金八百餘萬元,在水、電、路、綠化、醫療衛生等方麵給予了配套,政策支持源源而來。

    老年福利院建起來了,村衛生院建起來了,桂花新村的小高層蓋起來了,村小學傳出郎朗的讀書聲,村裏的道路重新進行了鋪設,汙水處理管道埋進了底下,髒亂差的村容村貌成了曆史。

    一個嶄新的桂花村,矗立在記者們的麵前。

    深秋的午後,太陽溫暖地照射在一排排整齊溫馨的三層小樓房上,精心栽種的綠化草木在雨後顯得格外剔透,蔬菜大棚裏的大嫂大媽們鼓足勁忙碌著,翠屏山上的養殖場裏,雞鴨成群,黑山羊咩咩地叫喚著……

    常務副縣長梅朵陪同記者團的采訪。

    趙青雲向記者們介紹說,從年初開始,桂花村投資一千多萬元,給全村的村民籌建新房,從老民居裏整體搬遷,集中還建,幸福新村內新建了道路、廣場、花壇,衛生院、超市、垃圾池等生活設施。

    向若明馬上提出了疑問:“趙村長,建設這麽多的基礎生活設施,一千萬遠遠不夠哇。”

    趙青雲指著村委會外麵的廣場,自豪地說:“你們看,全村的綠化,村裏一分錢沒有花,都是引進公司投資的。就在前幾天,我們與鴻途旅業達成了旅遊資源開發協議,敲定了影視城建設的日程表,明確了年底完工的目標。”

    芳菲擠過來,把話筒遞到了趙青雲的跟前,問道:“趙村長,村裏管理的事情非常多,也非常複雜,你們就沒有遇到過矛盾和問題麽?”

    趙青雲侃侃而談:“我們嚴格執行民主決策製,重大事項都召開黨員大會、村民大會、股東大會集體討論,集體決策,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項都逐戶走訪,把問題和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確保決策順利實施。”

    關亞軍更關心年輕人的話題,他問道:“趙村長,我聽說,以前外村的姑娘都不願意嫁到桂花村來,請問,現在村裏的單身漢還在為娶不上媳婦發愁麽?”

    趙青雲笑了笑,說:“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我們村裏的單身漢,已經成了遠近各村姑娘們眼裏的香餑餑了,不少嫁出去的姑娘,還想回來落戶呢!”

    眾人笑了,大家都覺得關亞軍這個問題問得有點白癡,桂花村發展得這麽好,村裏的年輕人還會娶不上媳婦麽?

    梅朵接過了話頭,說:“現在的桂花村,既是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設施農業示範基地、臨江市鄉村旅遊定點單位,還是東南省宜居村莊、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綠色示範村,並被縣委、縣政府確定為全縣脫貧致富的典型村!”

    采訪從早上持續到中午,記者們跟隨著趙青雲,來到了村老年福利院。

    “開飯囉!”

    桂花村老年福利院的食堂裏,數十位老人坐在一起,熱鬧地吃起了午餐。

    “老大爺,夥食怎麽樣啊?”芳菲笑吟吟地問年紀最長的七叔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