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會之後,趙青雲回到房間,久久不能平靜,坐在桌子前反思到後半夜,終於明白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重建村小學,村民熱情高漲,是因為教育局撥的錢,愛心人士捐的款,看得見摸的著,實實在在,隻要大家肯出力就一定能建得起來。

    而自己所描繪的美好未來,有點像翠屏山上的雲彩,看上去很美,但實在是太高太遠,爬上山蹦著高也夠不著,村民們自然不願意為之投錢出力。

    說破嘴皮子,不如幹成一次!

    通過這一次村民大會,趙青雲體會到,村裏的事情辦好了,辦實了,能夠凝聚人心,提高自己和村委會的威信,辦得不好,放了空炮,就得不到支持,要是損害了大家夥兒的利益,肯定要挨罵,沒準兒晚上還會被人扔臭雞蛋、砸爛西紅柿。

    就拿劉豔紅不養三婆這件事來說,看似不大,可就這麽不疼不癢地拖著沒個最終結果,村民們自然不信服,你說再多的道理,樹立良好的鄉風,還是一句空話!

    還有就是,你可以發動小學生搞一次突擊,臨時整出一個清潔幹淨的村容村貌,但不把村子裏的房屋、道路、排水、垃圾處理設施等等建設好,也隻能忽悠縣長一回,終歸不是長久之計。

    再說脫貧致富,村民們哪一個不是天天想,日日盼。可是,你給他們畫一個餅掛在半空中,又怎麽可能讓大家豁出身家鐵下心來跟你往前奔呢?!

    ……

    想清楚這一切,趙青雲覺得,要徹底打消村民們的顧慮和疑慮,隻有一個辦法:在村裏租一塊地,親自帶領幾個人,按自己的設想去幹,最終讓村民們看見實打實的實惠,最好是能聽見唰唰唰點紅票子的聲音,這才最有說服力。

    村裏的大事小事太多了,而且所有的事都必須親力親為,這小村長不好當啊!

    趙青雲暗自下定決心,一口吃不成一個胖子,問題和困難再多,也總要一件一件來解決!

    第二天一大早,趙青雲跑完步,直接來到了七叔公家,把重建村小學的計劃跟老人家說了一遍,最後,懇請他出來做建校籌委會的總負責人。

    七叔公客氣了兩句,趙青雲就勸了兩句。

    於是,七叔公就出馬掛帥了。

    吃完早飯,七叔公換了一套半新的中山裝,主動來找趙青雲,一起去村小學考察地形,商討建校事宜。

    兩人來到村小學,找來了校長薛老師,拿出一張早先建知青點的地形圖,圍著籬笆牆轉了一整圈,然後回到薛老師的辦公室,對著地形圖比劃了起來。

    為了不影響學生們正常上課,決定先拆除操場另一端兩排老師辦公的平房,先建教學樓,等教學樓竣工之後,讓學生們搬進去之後,再拆除當教室的三排平房,建辦公樓,食堂、閱覽室、電化教室等等,最後修建操場、門房、綠化帶和圍牆。

    談完了建校規劃之後,七叔公提議搞一個奠基儀式,說,村裏動土的老規矩,都要披紅掛彩地放放鞭,讓上上下下都知道這麽件大喜事。

    暗含的意思沒明說,但趙青雲心裏清楚,按照村裏老一輩人的說法,大興土木之前,必須先跟山神河神們昭告一下,圖個吉利,保個平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