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正源帶著縣裏各部門的頭頭腦腦,從村小學出來,在趙青雲和黃天成的引導下進入了桂花村。

    桂花村的村容村貌十分的整潔,幾乎可以用煥然一新來形容。

    這大大出乎縣裏各部門頭頭腦腦的的意外。

    在他們的記憶中,髒亂差是這個貧困村最大的特色,偶爾來一次,見到的是垃圾成堆,聞到的是臭氣熏天。誰要是忍不住批評黃天成兩句,這個黃老邪就牢騷滿腹地說:“領導哇,進口的問題都沒有解決好,哪還有心思管出口的問題喲。”

    這裏麵,村小學的學生們有很大的功勞。

    五年級的學生清理完進山口的垃圾之後,吃完了麥當勞,便興致勃勃地跟其他班級的學生吹噓,並告訴他們,村長叔叔說了,誰回家把自家房前屋後的衛生做好了,下個禮拜,還請大家吃肯德基。

    這麽一宣傳,惹得各個班的孩子們流了一地的口水,當天放學回家之後,便發動爺爺奶奶、父母兄妹,真的就把自家的房前屋後搞得清清爽爽,隻等著下周開學,村長叔叔請客吃肯德基了。

    踏著潔淨的青石路,一行人信步走去。

    趙青雲一路給領導們介紹村裏的情況,說別看村裏不算太大,卻是當年薑子牙出山之前修煉的地方,比臨江市建城還早了數百年。另外,就是全村人口多少,土地多少,人均收人多少,集體收入多少,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反正這些數據又不用編造,說出來,眾人一聽,便知道桂花村人多地少,村民收入微薄,肯定是全縣最貧窮落後的村子。

    村子裏的主幹道就是這條青石路,道路兩旁有不少保存完整的古屋,雖然破舊不堪,但也有幾分古色古香的味道。

    文化局長陶建生對古建築有些研究,他說,老屋的建築風格有些特色,屬於典型明清時期的風格,依托傳統文化發展旅遊觀光產業,或許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郭正源等人聽了,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上幾道坡,下幾道坎,穿越整個村莊,一條小河橫陳於前。

    河水清澈,靈動如練,讓人眼前一亮。

    趙青雲介紹說,這條河叫三溪河,自翠屏山潺潺而下,先向南再往東,繞過桂花村,最後匯入青蓮江。

    縣城裏來的領導們,難得見到這麽潔淨美麗的河水,郭正源帶頭往河邊奔去,頭頭腦腦們紛紛跟隨,一個個高挽衣袖,洗洗手,澆澆臉,一副天真爛漫的樣子。

    已是深秋,來自翠屏山深處的河水帶著些許涼意,紮在皮膚上,又清冽又舒爽。

    領導們沐浴著陣陣河風,沿著河堤緩緩而行,紛紛說,三溪河、翠屏山與桂花村的古建築相得益彰,如果能投入資金開發出一個旅遊觀光區,應該可以帶來可觀的經濟收益。

    站在河堤上,郭正源感慨道:“前有青山,後有綠水,還有文化底蘊,桂花村何愁不能發展。隻要利用好環境優勢,就可以把綠色生態農業做大做強。不過,需要強調的是,要堅持科學發展觀,不能為了眼前利益就毀了山水,一定要環保先行,實現可持續發展。”

    接著郭正源侃侃而談,闡述了環保與發展的最新理論,還以事實說話,列舉歐洲發達國家建設和環保雙軌並行的發展模式,令人耳目一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