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俄羅斯金融危機的影響

    經濟危機中遭到最直接打擊的是金融業,西方報刊已驚呼“俄羅斯金融寡頭們的沒落”。它們前期為牟取利差,曾大量借取利率較低的外債,估計共約300億美元,兌為盧布後,購進高回報率的國債券。現在盧布貶值,國債券又要由高利、短期轉換為低利、長期,裏外損失巨大。僅金融七巨頭之一的SBS-農業銀行當時就握有相當於10億美元的國家短期債券,頃刻之間不值幾文。據估計,商業銀行中有一半瀕臨破產。俄羅斯的SBS-農業銀行和國際商業銀行已被暫時置於中央銀行管理之下,其餘幾家大銀行不得不將自己的商業賬戶轉移到俄羅斯儲蓄銀行。由於普裏馬科夫出任總理,組成中左政府,金融7巨頭與政治關係基本被割斷,勢力大為削弱。

    經濟危機以後,進口商品價格上漲2~3倍,國產品也連帶成倍上漲。9月份,消費物價上升40%,超過1992年2月的上升36%,成為轉型以來的最高。居民實際工資收入下降13.8%,近1/3的居民處於貧困線以下。整個經濟下降5%,工業--5.2%,農業--10%,外貿--16.1%。

    俄羅斯的這場金融危機的影響還波及到了世界市場。本來,俄國經濟經過連續6年下降,在世界經濟中已微不足道,它的GDP僅占全球的不到2%。俄金融市場規模也很小。到1997年股市最興旺的8月的日成交額也不過1億美元。這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也無足輕重。但是,為什麽這樣一個配角可撼動全球經濟,引發歐美發達國家的驚慌呢?這裏有三個原因。

    一是,由於從1997年7月到1998年8月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市場幾乎都相繼出了問題,使國際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可靠性產生懷疑,紛紛撤資避險,形成連鎖反應,俄羅斯當然也在其中。8月俄羅斯金融市場崩潰後,9月上旬短短兩周內,巴西也出現外資撤走140億美元、外匯存底從700億美元減到500億美元的金融危機。下次將輪到誰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關注熱點。

    二是,美國對衝基金染指俄羅斯金融市場,並在俄8月17日那次匯市大跌、股市崩盤、國債停市中遭到了巨大損失。這是造成全球效應的一個最主要原因。現已獲悉,外國投資者在俄那次金融大風波中約損失330億美元,其中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即對衝基金)虧損25億美元,索羅斯量子對衝基金虧損20億美元,美國銀行家信托公司虧損4.88億美元,現已麵臨被德意誌銀行合並的可能。現行的對衝基金借巨資進行金融投機,一旦失利,提供貸款的銀行即聞訊逼債,甚至驚動政府出麵救急,由原來的“暗箱”操作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引起多方麵驚恐,形成連鎖反應。

    三是,德國是俄羅斯的最大債權國,俄羅斯出現由金融危機引起的信用危機很快波及德國乃至歐洲。俄迄今已欠德國750億馬克(約合444億美元),其中主要是政府擔保的銀行貸款。俄羅斯金融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影響德國債權人的安危,因此引起震動。其衝擊波也傳到了歐洲金融市場,如法蘭克福股市上的DAX比價曾一度下跌3%;巴黎股市的CAC40指數下跌1.76%;阿姆斯特丹股市下跌2%;蘇黎世股市下跌1.6%,等等。

    曆時一年的這場金融危機,大大打擊了俄羅斯的社會和經濟發展,為本來就疲軟的俄羅斯經濟火上澆油。上世紀90年代,金融危機頻發,每一次金融風暴都為全球經濟到來了不小的影響。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