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日本經濟商住友商社宣布,因其前任首席交易員濱中泰男10年來所進行的未經授權的銅交易,公司損失了26億美元。濱中泰男於1998年被東京法院以欺詐罪與偽造罪判處入獄8年。

    (二)期銅王國損失慘重

    住友事件發生後,世界著名的信用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亞洲)公司已經將住友商社的短期信用評級由A-1 降到A-1,還表示將對住友商社及其兩個分支機構繼續進行信用考察。紐約的穆迪信貸評級機構也在“住友事件”後發表聲明,計劃將住友的高級債務等級AA-3降低。

    事發之後,人們都在捉摸到底是誰賺走了住友的錢,期貨交易是零和交易,有人虧必定有人賺。那麽住友的巨額虧損資金到底流到了誰的手中呢?

    目前,在國際期銅中放空的主要有一些國際基金,其中包括美國金融大戶。索羅斯旗下的量子基金以及羅賓遜的老虎基金、加拿大富豪布萊克和至少一名歐洲知名金屬交易商。一些交易人士認為,目前這些基金已經或多或少地控製住了大局。但是他們在這場風波中獲利多少,對今後銅價能夠帶來多大影響,依然鮮為人知。不過,索羅斯的發言人6月18日在紐約極力否認並表示索羅斯並未介入這個市場,而且與濱中泰男無任何業務往來。這樣,是誰賺走了住友商社的錢頓時成為一團迷霧。

    目前,國際銅價雖基本持穩,但是風光已去,而且交易商們普遍認為一旦住友多頭平倉,銅價必將繼續走低。但是美國信孚銀行和美澳交易商們都在猜測,住友可能早已平倉,因而市場不必太過憂慮。然而日本和亞洲的其他金屬交易商們則對此持審慎和懷疑的態度。總之,一旦住友商社在國際期銅中強勁的多頭地位有所動搖,國際銅價勢必將繼續走軟,更何況近年來全世界銅的生產速度遠遠高於消費的增長。因此,有交易人士預測,當年下半年國際銅價將在每噸1750—1950美元之間波動,重返每噸2000美元以上隻不過是一個奢望。替住友商社為銅醜聞賠付8750萬美元的日本貿易巨頭住友株式會社宣布,該商社已經和美國加利福尼亞洲的51家銅用戶達成協議,支付後者8750萬美元,在不承認控方指控的前提下,就該公司銅醜聞賠付訴訟案達成庭外和解。由於住友前首席銅交易員濱中泰男所做的未經授權的交易,住友蒙受經濟損失和法律費用共計為300億日元。

    (三)原因分析

    巨額損失把三井住友銀行推上了風口浪尖,業界紛紛指責其過於孤注一擲的投機行為。尤其是在期銅交易中盲目自大,不考慮市場規律,妄圖操縱全球銅市場。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導致全球銅市場一度低迷。近年來國內總有一些大戶想操縱市場,其資金實力與住友相比不過是小菜一碟,因此,他們的盲目自大的心態,在市場中是難以站住腳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