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基金雖隻有60億美元的資產,但由於其在需要時可通過杠杆融資等手段取得相當於幾百億甚至上千億資金的投資效應,因而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中一股舉足輕重的力量。在90年代中發生的幾起嚴重的貨幣危機事件中索羅斯及其量子基金都負有直接責任。

    (一)量子基金的南征北戰

    量子基金是全球著名的大規模對衝基金,美國金融家喬治。索羅斯旗下經營的五個對衝基金之一。索羅斯之所以為其取名"量子",是源於索羅斯所讚賞的德國物理學家、量子力學的創始人海森堡提出"測不準定理"。索羅斯認為,就像微粒子的物理量子不可能具有確定數值一樣,證券市場也經常處在一種不確定狀態,很難去精確度量和估計。

    量子基金由雙鷹基金演變而來。雙鷹基金由索羅斯和吉姆。羅傑斯於1969年創立,資本額為400萬美元。這1200萬美元中,作為基金管理人的索羅斯賺的錢很少,但可以得到全部利潤的20%。當時,與索羅斯合夥的人名叫吉姆。羅傑斯,也是在安霍達公司時期的合夥人。他們把所得到的利潤繼續投資在基金之內,於是可以和其他股東一樣按投資比例分紅,再加上每年20%的利潤,所以持股比益日益增加。

    羅傑斯是一個傑出的證券分析師,而且與索羅斯的合夥關係也較好,羅傑斯分析,索羅斯操作,相互分工協作,使基金迅速成長。特別是1978年和1979年間,索羅斯本人生平第一次摸對了科技股的行情,進而使此後兩年內坐享收益。基金經營得相當好,急需擴充人手,擴大規模。於是開始增加人手,但是,羅傑斯不能容忍他的下屬與自己意見相左,因此,總是留不住人才。結果,生意越做越大,卻仍得事必躬親。最後,兩個人不得不散夥。

    1973年改名為索羅斯基金,資本額約1200萬美元;1979年,索羅斯將公司更名,改為量子公司。基金設立在紐約,其出資人皆為非美國國籍的境外投資者,從而避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監管。

    量子基金在1980-1981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很快從1億美元擴張到4億美元。量子基金投資於商品、外匯、股票和債券,並大量運用金融衍生產品和杠杆融資,從事全方位的國際性金融操作。索羅斯憑借其過人的分析能力和膽識,引導著量子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場一次又一次的攀升和破敗中逐漸成長壯大。不過,索羅斯一個人獨立經營,十分勞累,於是他試圖建立一支由他領導的團隊。

    1981年,由於精神壓力和決策失誤,基金首次虧錢,結果,到了9月份基金資產下挫26%。於是不少人退股,最後資產從4億美元下挫至2億美元。基金資產在一年減少了22%,量子基金的出現了第一次危機。9月後,索羅斯把基金的資產套現,成立所謂“綜合基金”,並從管理的第一線退下來,把量子基金的資金交給別的經理人經營。接下來的兩年間,這種經營沒有多大進展,這一階段成為索羅斯量子基金史上最沒有生氣的時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