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上秦統一了中國,同時也統一了貨幣,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鎰”(合20兩);銅為下幣,單位“半兩”。《史記。秦始皇本紀》載:惠文王二年“初行錢”。 即秦惠文王二年,公元前336年正式統一貨幣的。這是貨幣史上一件不得不提的大事。中國貨幣從此進入規範化、標準化的軌道。由於這種圓形方孔錢容易貫穿,攜帶方便,磨損率低,從此成為中國封建王朝銅幣的主要形式。沿用了兩千多年,直到清王朝。

    (一)統一貨幣的背景

    西周滅亡以後,經過春秋五霸,中國曆史進入戰國時期,這時候,七雄並立。而七雄爭鬥的結果,是西方的秦國占了上風。秦始皇,也就是秦王贏政就在這種背景下出生。他在前246年即其13歲時,繼承王位,前237年即其22歲時開始親理朝政。在軍事上,他製定了“分化瓦解各個出破”的正確戰略。經過長期的準備,秦王贏政開始著手進行統一戰爭。經過10年的南征北戰,秦始皇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秦王朝。

    (二)統一貨幣的過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正式建立秦朝,這是世界曆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製主義中央集權的封建大國。為了消除諸侯割據留下的殘跡,鞏固國家的統一,秦始皇在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的同時,推行了統一貨幣的重大舉措。統一貨幣,實際就是把秦國原有的貨幣推廣到全國,廢除六國諸侯的鑄幣。

    實際上,秦統一貨幣是個長期的曆史過程,在秦朝建立前就已經開始了。半兩錢在戰國秦即已鑄行,也說是說贏政的先輩們即已鑄行。早期為圜錢,形態是圓形圓孔。錢文大篆體,古樸粗獷,筆劃粗細不等,錢肉高低不平,多切鑿痕跡,鑄法原始,具有早期鑄錢特征。與刀幣布幣相比,圜錢有突出優點:圓邊無棱,不易磨損,中間有孔,便於貫穿,體積不大,利於流通。後來又改為大家熟知的圓形方孔錢。

    秦王朝建立之前,六國貨幣形態各異。齊燕使用刀狀形貨幣,韓趙魏行用布狀形貨幣,楚國流通小型蟻鼻錢。在秦始皇征戰六國時,每占領一地,同時就把秦國的貨幣推廣到占領區。秦始皇統一中國後,運用中央集權的力量,重申圓形方孔半兩錢為標準製錢,推行到全國各地,實現了中國古代銅鑄幣形狀錢文的第一次統一。這項工作做的比較徹底,從出土的實物看,秦半兩錢分布的地區,西至河西走廊,東到山東、江蘇,北達內蒙古,南抵廣東,東北見於遼東半島,西南也見於大渡河上遊。這說明半兩錢的流通已遍及全國,邊遠地區概莫能外。

    秦半兩錢大小輕重不一,錢徑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錢文突起而狹長,略具弧形。無內外郭,背平素。也有重過10克以上,甚至重達20多克的。秦半兩錢最終定型為圓形方孔半兩錢,使秦幣由試行階段轉變為正式全麵鑄行階段。秦幣固定為這種幣形,是經過長期實踐作出的選擇。有實用上的原因;方孔較圓孔便於用繩子或木條貫穿起來,會比較穩固,不易晃動,製作時便於外緣磨光,同時還可以進一步減輕磨損率;半兩的體積適中,便於流通。秦幣此後大小輕重雖時有變化,但圓形方孔再無變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