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秀接了過去:“爸爸一生,創立了華山建築,與你們的情誼長存二十餘年,留下今天讓我來享受他的蒙陰,他不是人死如燈滅,而是雖死而不亡的人,在我心裏他是個了不起的人。”

    孫副總微有一愣,胖胖的臉上笑容被一種審慎的睿智取代,他問方文秀:“小方,你學的是什麽專業啊?”

    方文秀答:“曆史。”

    孫副總又溫和的問:“平時看些什麽書嗎?”

    方文秀喝了口茶隨意掃了一眼他屋子裏的書櫃說:“雜書看的不多,倒是小時候被奶奶教了不少四書五經,至今養成了習慣,閑來無事的時候喜歡看看道德經。”

    孫副沉默半晌,從上到下仔細看了方文秀一遍問:“從小就研讀?”

    方文秀點頭,孫副總又問:“幾歲開蒙的?”

    方文秀搖搖頭:“這個還真不記得了。”

    孫副總了然的點點頭說:“你奶奶很了不起。”

    方文秀知道孫副總是個懂道的人,於是也不多話,隻是笑笑。

    最後孫副總說:“自古說創業容易守業難,你還年輕,要珍惜啊。”

    “是。”方文秀點點頭。

    聰明人講話都很容易,方文秀一上午下來拜訪了三個人,分別得了一杯水,一杯茶和一杯非常精致的茶,水是恩義,茶是從容,精致的茶是智慧,收獲頗多回到辦公室叫來劉秘書通知下去周五公司召開組長級以上大會。

    周五早上,方文秀提前半個小時到公司,燒水泡茶,靜坐三十分鍾,九點一過,劉秘書推門進來通知她到大會議室開會。

    這一天方文秀穿著一身鐵灰色的西服長褲,內著一件白襯衫,很有少年老成的樣子,公司的大會議室,一百多人坐的滿滿當當,趙正生在台上做了簡短的會議提要,然後一伸手把方文秀請了上去。

    方文秀兩手空空,手無講稿,笑眯眯的就走上去,站定靜默五秒才微一點頭:“各位同仁,同事大家好。”開口聲音清澈而具有穿透力,聲貫全場。百十個人的會議廳瞬間寂靜。

    她說:“我就不自我介紹了,我的情況大家這幾天都應該打聽清楚了,本人年紀不大,學曆不高,因為關乎到了各位的前途命運於是自然就會有疑問,如此一個乳臭未幹之人有何德何能來領導我們,有這樣一個人做領導公司的命運將會走向何方?”

    說到這裏,方文秀稍作停頓微笑著掃視一圈會場接著說了下去:“於是我借用兩千多年前,孟子見梁惠王的對話來回答大家,王曰:‘叟不遠千裏而來,亦將有利於我國乎?’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

    話音落下,台下完全寂靜,有人開始端坐身體,精神開始真正的放在她身上,然後她又笑了笑道:“當然這個情況我也想用自己的大白話對大家說一句:有學曆,不一定就有文化,因為學曆歸教育部管,文化,歸文化部管。這其實是兩回事。”台下哄堂而笑。

    局麵打開以後,方文秀的話音一轉:“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是一個很好的大時代,從大局上來說,國運正有紫氣東來之象,對於我們商人來說這是一個空前的大好環境,華山建築從一個二十多人的民工隊伍發展至今有上千人的規模,今天我們站在前人肩膀上,不應該隻是采摘果實,更應該高瞻遠矚,一個企業的興衰和繁盛都離不開人,而這個人絕不是指單一的個人,而應該以集體形式出現的一個團隊,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團隊中的一員,也包括我,所以我是個人是個什麽樣的人,有多大年紀,有多高學曆,有多少經曆這並不重要,我能在我的位置上做出什麽樣的決策才是重要的,我懇請大家明白,華山建築的格局走向和我們個人的前途命運全部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精神麵貌和選擇與奮鬥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