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病斜躺在臥榻上,眼前這群人七嘴八舌已經六天了。

    第一天,去病還是滿懷激情,很快就心灰意冷。他的話被輕蔑的打斷,這些人的話也引不起他的興趣。第三天,邊關的兩個長史匆匆趕來。昨天,河套的一個警報把李息叫走。他走後,地圖上的兩塊小石頭被拿下,這代表兩萬騎兵沒有了。

    他們還要吵到什麽時候?到冬天結束?

    “啪”的一聲,衛青一拍桌子,“就這麽定了。公孫敖三萬人正麵牽製,去病五千人穿插,準備一個月的糧草。”

    衛青招呼去病:“起來。”大家在集思廣益,他卻躺在臥榻上,到底還是個孩子,怎麽能叫他領軍出征呢?

    衛青、公孫敖、去病和張騫進宮向武帝報告,禦史大夫張湯和大司農顏異正在武帝麵前爭吵,丞相公孫弘和內史汲黯站在旁邊。看見衛青幾個人進來,幾個大臣退到兩邊。

    衛青打開地圖,講出剛定的計劃。聽完後,武帝問去病:“你覺得怎麽樣?”

    “這個計劃不能拔出匈奴人在河西的根基。”去病回答。

    衛青的臉色變了,武帝則饒有興趣,“那你說怎麽辦?”

    “張騫大人說,須卜人是純種匈奴人,是匈奴人在河西的根基。消滅了須卜人,就拔出了匈奴人在河西的根基,河西其他部落才會倒向我們。”

    “有理,有理。”武帝稱讚。

    “須卜離我們太遠。”衛青爭辯。

    “遠了才叫突襲。”去病反駁。

    “須卜人有七、八千青壯,我們隻有五千騎兵。”

    “可以招募邊民,義渠的渾邪人與河西的渾邪人語言相通、習俗相近,他們以身為證,宣揚大漢仁德,效果會好得多。”

    “好啊、好啊!”武帝高興的笑不攏嘴,“按去病說的辦。”

    離開西宮,衛青臉色鐵青,怒斥去病:“你有意見為什麽不早說,非在皇上麵前說。”

    “我第一天就說要消滅須卜人,要招募義渠邊民,你不同意。”

    “招募邊民,說得容易。邊民居住分散、生性散漫,短時間內怎麽招到四五千人。要是強行征招,激起民怨來,怎麽向河西人宣揚我們的仁德?”

    “我想試試。”

    “事關數萬人的生命,怎麽能試試?你去試吧,我不管了!”衛青暴怒,上馬走了。

    “哎!你這個孩子,別胡思亂想了,聽你舅舅的話沒錯。”公孫敖上馬,去追趕衛青。

    張騫也要走,去病叫住他:“張大人,河西這一仗要消滅須卜人,聯絡月氏人,感化渾邪人。請你製定一個行軍路線圖,標上行軍的天數,標上水源的位置。”

    “將軍想法很好。不過邊民生性豪放,不願受約束,打架是好手,打仗恐怕不願服從號令。要達到將軍的目標,還要請大將軍多派人馬。”

    “我知道,試試吧。”

    去病回到羽林孤兒的軍營,叫來趙破奴,“你去河套找到高不識和仆多,問他們願不願意當兵?”河套戰後,高不識和仆多拿到封賞,就回家了。

    “他們當然願意。”趙破奴肯定的說。匈奴人不會種地,歸降後以打短工為生,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能招到兩千人,我就任命你為鷹擊司馬。”去病模仿武帝的樣子伸出手臂。

    “真的?”趙破奴喜出望外,“不超過兩千,我不回來。”

    趙破奴走後,去病收拾行囊,準備去義渠,衛青的副將趙安急匆匆來找他。

    戰後追查,右賢王是從趙安的防線跑走的。趙安去追趕,也沒有追上。評功論獎,趙安一功未得。看到晚輩們趾高氣揚的得到封賞,趙安憋了一肚子氣,急著找機會發泄。這次出征河西,他主動要求分在去病手下。趙安的資曆比衛青還老,願意服從去病的指揮,讓衛青很感激。有趙安來穩舵,衛青對去病的擔心也輕一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