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價值觀衝突,是在小學一年級。那時候,班主任老師在隨堂默寫生字之後,常常讓同桌的兩個同學交換打分。我拿過同桌的本子,看到所有的生字都寫對了,就打了個大大的對勾,寫了個大大的100。當我很開心地把本子遞過去的時候,我的同桌,一個小男生,居然很傷心地哭了。後來我才從他對老師抽抽噎噎的傾訴中了解到原因。我的大對勾和大100占了三行的空間,浪費了他的本子!那一瞬間,我的世界觀開始崩塌,而他依舊帶著哭腔重複著,他默寫生字隻用了兩行,而我浪費了三行。我做夢也想不到會有人在意這個問題,因為我每次默寫都是另起一頁的,我覺得這樣看上去幹淨整潔。這不是家庭經濟狀況差異造成的,那時候全班同學幾乎都是一個大院的子弟,家長們都是同事,而且是計劃經濟時代,每個家庭的經濟狀況都差不多。這是價值觀的問題。

    價值觀是原生家庭印刻在一個人身上的烙印,一般人很難擺脫。除非經曆一番脫胎換骨。這也是我一直在強調選擇合夥人一定要了解他家庭背景的原因。

    很多時候,價值觀的不和諧會體現在一些小細節上麵,稍不留心就會從眼皮底下溜走。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去關注這些細節。因為在大部分社交場合,人們習慣於去掩飾自己的價值觀,尤其是當他覺得自己的價值觀和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的時候。

    記得我的某一段職場經曆,是由我來組建一個部門,部門的第一個員工是個美術經理,能力、資曆都很不錯。因為在一段時期內部門隻有我們兩個人,所以我們經常中午一起去樓下的快餐店用餐。我提出我們AA製,他卻執意要求輪流請客。逐漸地我發現,輪到他請客的時候,他總是去最便宜的店,點最便宜的餐。而我是那種從來不肯在飲食上委屈自己的人,所以我請客的時候總是根據心情和口味換著花樣吃,但不管我換哪家店,他依然隻點最便宜的飯。我並沒有覺得我占了他便宜,因為我選的那些店最便宜的餐基本上都比他選的那家店中我點的餐要貴,也就是我請他花的錢要比他請我花的錢多。但是他卻不這麽認為。很久以後,我才知道他經常到處抱怨我占他便宜,因為我沒有在他請客的最便宜的快餐店和他一樣,點最便宜的餐,他並不去考慮我請客的時候花在他身上的錢更多,而隻是介意我為什麽不讓他花最少的錢。好吧,我有點算不過賬來。這個人剛過了試用期不久就提出離職,成為一家創業公司的合夥人,那家公司給他的薪水並不高,但是老板有一輛車可以借給他開。我後來才知道他出身貧寒,家裏欠了一筆不小的外債。他很喜歡車,但是買不起。

    這個故事除了告訴我們價值觀衝突之外,還告訴了我們,麵對不同價值觀的人,我們取悅他們的方法截然不同。如果有人拉我創業,開出的條件隻是一輛中檔車借給我開,我肯定白眼翻到了天上。但是對於一個債務纏身的人來說,買車這個夢想可能隻能等到他把債務還完才能實現,而現在有人幫他提前實現了這個夢想,他自然會感恩戴德。

    女人比男人更善於從一些小細節上麵發現價值觀衝突,並且一針見血地看清楚一個人,這是我們性別上的天賦技能,一定要好好利用才行。

    曾經有個在某個文化領域很有名氣的人想要創業做遊戲,拉我入夥,第二次見麵便引薦他的投資人給我認識。那位女投資人姐姐的著裝與投資人的形象相距甚遠,我禮貌地寒暄了幾句就逃離了。這件事最終如我判斷的一樣,所謂女投資人隻不過是個掮客,拿著這頭的項目去找投資,從中想要得到好處而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