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問過很多創業的閨蜜這樣一個問題,你創業中最大的困擾來自哪裏?相當一部分人不約而同地回答,來自家庭。按道理說,家庭是一個人最堅實的後盾,女性在創業的道路上衝鋒陷陣的時候,理應得到家庭更多的支持,而不是更多的困擾才對。然而,很多創業女性應付得了商場上的刀光劍影,卻因為最親密的人一句泄氣的話而敗下陣來。

    這樣的情形是不是很像那些深受父母逼婚困擾的職業女性?她們在公司裏精明幹練,在商務談判中詞鋒尖銳應付自如,但是卻不知道怎麽安撫父母催婚逼婚的嘮嘮叨叨。還有一些女性,她們是職場上的女強人,鐵腕的女主管,但同時也是家暴的受害者。看似截然相反的兩個角色,卻經常出現在同一個女性身上,原因何在?

    當今社會從整體上來說,還是一個男權社會。男權社會給女性的定義就是柔弱的,從屬的,相夫教子的。優秀的職業女性,大齡不婚的女性,以及創業的女性,都不符合男權社會對女性的角色定位,因此她們都要承受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更多壓力。對於來自社會的壓力,很多女性能夠應付裕如,因為畢竟是外人,置之不理或堅決回擊都不會有什麽心理困擾。但是麵對來自親人的反對意見,很多女性就不知道該如何應對了。

    創業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硬仗,創業之前,一定要和家人深入溝通。

    如果你已經結婚了,首先要跟另一半做一次長談。把你的想法,你的規劃,你的目標,事無巨細地都說給對方。如果對方不支持或不完全支持你創業,那麽你們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更多次討論去溝通這個問題。在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上,一定要達成一致。

    如果雙方就創業的問題達成了共識,接下來就要列舉創業給家庭帶來的改變了。

    還是準備好我們的必備武器 ———A4紙,首先要列出經濟上的改變,這是最重要的,你的創業是否需要自己投入一部分資金?這部分資金是你個人的私房錢,還是家庭的儲蓄?這是首先需要溝通清楚的。還要預估一下,如果經營得不順利,或者沒有按照預期拿到投資,會不會需要再追加一部分資金?這部分錢又從哪裏來?大約是什麽時間點需要?半年後還是一年後?雖然這一點很難預估,但是也要事先有個大概的估計。後續還會有第三次投入嗎?那麽總的投入大約需要多少?或者說,當投入到多少的時候,就絕對不會再投入了,如果還沒有起色,就承認創業失敗。這個止損點事先也一定要估算好,並且需要雙方達成一致。

    同時,還要估算一下,在最樂觀的情況下,公司什麽時候開始盈利?你什麽時候能讓家裏花上你掙的錢?這個時間節點在哪裏?大約每月會有多少錢?以後的每個月或者每半年,你能不能拿回來更多的錢?在這個問題上盡可以大開腦洞,充分想象,沒有關係,這樣一個目標也會成為你創業的巨大動力之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