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都曾經夢想過開個小店,花店、咖啡館、烘焙坊、簡餐廳 ……優雅的環境,溫馨的氣氛,午後的陽光暖暖地照著,似乎有一段浪漫的邂逅在街頭蠢蠢欲動。

    做著小店夢的女性很多,從十幾歲的學生妹,到退休後的老奶奶。其實她們更想要的不是創業,而是一種生活方式。

    曾經有一次,我跟一個創業的閨蜜,約在她客戶樓下的咖啡館喝下午茶。她已經熬了一個通宵,上周剛剛發過一次很危險的高燒,目前的身體狀況也不是很樂觀。我勸她早點回家休息,她卻說她喜歡咖啡館的氛圍,這是她在多年繁忙創業過程中唯一的放鬆方式,因為別的放鬆方式太耗時間了,她耽誤不起。她說她之所以創業,並不是想賺多少錢,把生意做到多大,而是想幾年之後,可以提前退休,每天享受泡在咖啡館裏的悠閑時光。她為了她夢想的生活方式,努力在另一條跑道上前行。而更多的女性則是非常直接 ———既然這麽喜歡咖啡館,那麽自己開一家好了。

    還是一樣,“不熟不做”,即使你每天去兩次咖啡館,堅持了十年,你也隻是一個過客,並沒有入行。做餐飲,很多事情跟你想象的不一樣,光鮮優雅的背後,是每天都要麵對的柴米油鹽。

    當然,做餐飲明顯的優勢是你脫離了行業的束縛和渠道的控製。因為餐飲這個行業是極為鬆散的,一個小店跟全聚德、肯德基這種大集團沒有太直接的競爭關係,做好方圓一公裏的買賣就已經足夠了。做餐飲,你麵對的是最終用戶,有人進店了,消費了,付給你的都是真金白銀,你不需要維護渠道關係,也不需要跟渠道分賬。如果你之前從事的是整個產業鏈嚴密分工、環環相扣的行業,比如手機遊戲行業,突然轉到做餐飲,你會有那種卸下了所有枷鎖的輕鬆感。

    但是,做餐飲是個繁雜而辛苦的工作,每天一睜眼就忙得團團轉,要很晚才能休息,一天工作10到12個小時,一周要工作7天,一年到頭也就春節能放幾天假。這些可跟在高檔寫字樓做白領完全不一樣,你有心理準備嗎?過去把餐飲行業稱為 “勤行”,說的也是這個意思。當然,我們也見過那種隨隨便便就關門的小店,什刹海附近就有很多,貼個條兒說店主現在外出,有事兒電話。說實話,你要是賣古董、賣衣服的,這麽做問題不大,但是餐飲這種行業,冷鍋冷灶會讓人非常沒有信任感,用戶吃了一次閉門羹,下次就再也不會來了。但是賣古董則不會,看到櫥窗裏有個東西很喜歡,等上兩個小時等店主回來也值,但是這世界上沒有一家餐館值得顧客餓著肚子等兩個小時。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餐飲行業要麵對的供應商和要管理的員工學曆都不高,人員流動性大,來源複雜。他們當中很多連常用的辦公軟件都不會操作,而且價值觀和判斷事物的思路和我們在寫字樓中的同事完全不一樣。這種心理和文化上的差異,也是一座需要你邁過去的大山。

    不管做什麽都需要相關的知識儲備。如果你對餐飲或零售領域專業知識一竅不通,想要隻出錢什麽都不做當甩手掌櫃,那你失敗的概率就會很高。其實,很多看起來優雅美麗的小店都是不賺錢的,店主或者另有其他方麵的收入來源,或者艱難掙紮,正在試圖扭轉局麵。店主事事精通,親力親為尚且生死懸於一線,你什麽都不懂怎麽可能輕易成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