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夜晚的街頭靜謐又浮華,我走的不到半個小時後,忽然傳來了一陣警報聲,接著便看到在一個交通中犧牲的兩個外國人。

    車子像絞肉的機器,瞬間帶走了兩個鮮活的生命,哪怕遠在異國他鄉,在聽不懂的言語哭喊中,我仍然懂得世事無常的悲傷。

    巨大的失落中,生死仿佛已經被我遠遠的丟在身後,我再次品嚐孤獨,然後在人群中繼續執著的尋紮著。

    ……

    從前在國內,遇到外表相似的人我都會追上去看看,到了英國,這種方式似乎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因為黎詩的身高、身材在這邊時那麽的與眾不同。

    這種自我安慰的想法並沒有持續太久,忽然,不遠處有個走姿相當熟悉的人,她披散著頭發朝我走來,我一點也不相信,此時向我這邊接近的女人是黎詩,但她確實不是我幻想出來的,因為她的長發在冷風中飄揚的是那麽真實,可因為距離和陸續走過的人群,我看不清她的麵容……

    她走路的姿態,和完美的身姿與黎詩實在是太相像了,我盡管不太相信她就是黎詩,深知緣分這東西沒那麽奇妙,但我還是心懷期待的奔跑了起來,想將她看個真切,可是,她卻背過了身體,伸手攔了一輛出租車,很快便消失在了燈火闌珊中。

    患得患失中,她早已經遠去,我還在眺望著,繼而那擋不住的失落感,再一次重創了我,許久才恍然醒悟,趕忙從自己的口袋裏拿出了手機,想給她打個電話,確認是否是她,可過了許久才意識到,我根本沒了她的聯係方式。

    想到黎詩走之前對我的期許,她希望我能將青旅做好,包括她在內,當我在運營的過程中,很多人給我很多鼓勵,也有很多人問我,這麽難的一件事情為什麽要去做,為什麽要活的這麽理想?

    我也在這些外界發問,和自己內心叩問中想明白了很多事情,我並不是一個純粹意義上的理想主義者,我是一個忠於現實活出理想的人。

    為什麽要在最美好的20-40歲,去做一份你不喜歡的工作,然後40歲以後再用這些錢去買你理想的生活狀態?何不從現在開始就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大概這就是我們起航的最大意義。

    不辜負生命是一句很假的話,我想把這句話踩實,做青旅隻是為了生存,並沒有太多生活,並且我發現大家對一些事情有一個誤解,把難度抬高了,他們覺得做這些事情很難,其實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並不難,難的是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對時間的浪費是對生命的折磨,而如今,我將時間用在自己喜歡的人身上,即便跋山涉水,似乎也並不過分……

    如此安慰自己,那失落感終於輕了一些,可殘酷的現實又一次擺在了我的麵前,我好似失去了方向一般,再也找不到回去的路,再者我根本沒意識到會走遠,出來時並沒有帶什麽現金,糾結中,難不成還得勞煩青旅的工作人員過來接我,恐怕他們沒這個閑情逸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