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紅利拿趙雲飛修廁所的事還挺當回事,抽空兒去了趙雲飛家一趟,和趙雲飛一起查勘了半天,最後決定把化糞池建在豬圈後麵,這個地方不礙事,距離安放馬桶的房間也近,距離近的話就能保證下水道管的斜度大,這樣不容易堵塞管道,馬桶就安放在西側的房間裏,把用料都算好了大概的數目,接下來的這些天趙雲飛得空兒就備料,好在壘個池子不算什麽大工程,用不了多少材料,無非就是幾袋水泥,一些磚頭、沙子、石子,一根下水道PVC管子,幾根鋼筋,又在鎮上的廢品收購站花幾十塊錢買了一個大桶,做供水的水桶用。

    可以說是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

    包工隊在鼓樓大街上的這個工程,本來說好是七八天的活兒,結果事主一再給添活兒,這裏要壘一堵牆,那裏要整一下地麵,結果幹了十三天才幹完,當然,對於包工隊來說,不怕活兒多,活兒是越多越好。

    工程完工的最後一天,下午四點多就收了工,趙紅利要和事主把工錢算一下,大家一看時間還早,王瓦匠和二狗兩口子要去逛商場,趙雲飛對逛商場一點興趣都沒有,況且和二狗兩口子在一塊兒總感到別扭,就說想自己四處轉轉。

    鳳鳴縣在過去隻有一條主街,就是縣政府所在地的那條鳳陽大街,不過那已經是三十年前的老黃曆了,現在由於城市的發展和擴容,已經有了三條東西走向的大街,鳳陽大街的南麵有一條叫裕興路,北麵的一條叫鳳鳴路,鼓樓大街橫貫這三條主街,形成了整個鳳鳴縣城最為繁華的地帶。

    縣城教學質量最好的小學——紅旗一小就坐落在鳳鳴路和鼓樓大街交匯處的西北角,一個古香古色的大門樓,門樓兩側是五層樓的教室,學校麵積並不大,但因為學校曆史悠久,老師的整體素質和教學質量都非常高,是省重點小學,所以,鳳鳴縣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把孩子送入紅旗一小上學。

    學校前麵是寬闊的廣場,廣場上有草坪,順著碎石子鋪成的甬路能上到一個低矮的假山上麵去,假山頂上是一個紅柱灰瓦的挑角涼亭,涼亭旁邊立著一塊石碑,上麵記述著紅旗一小的建校曆史,以及捐建這個廣場的企業。

    趙雲飛騎著車子順著鳳鳴路閑逛,看見紅旗一小的牌子,想起來董琳就是這個學校的老師,見學校前麵的廣場上有假山涼亭,就像個小公園,他把山地車的檔位調成低速,一提車把,上了馬路牙子,然後一陣猛蹬,直接騎著山地車上了假山。

    把車子放在涼亭裏麵,自己坐在涼亭的石凳上居高臨下的欣賞城市風光,倒也有一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悠閑。

    望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車流和遠遠近近的樓房,再看自己身上的一身塵土,覺得自己和這座城市是如此的格格不入,自己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工,準確說來,是一個還在上學的農民工,一種有些自卑的情緒油然而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