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兵力而言,十二萬對八萬不算太懸殊,但攝政王手下精兵強將,個個久征沙場,勇猛無比,而且訓練有素,上陣經驗豐富。從指揮作戰上來講,攝政王老而彌辣,生平大小戰役督率過幾十次,實戰經驗和行軍指揮布陣等應該是晏秦首屈一指的將領人才。而紫淩君雖然胸懷天下,文才武略都不算差,可從未上陣參加過實戰,光憑他熟讀的那些兵書,是否會紙上談兵,誰也不敢妄自下判斷。

    這樣一衡量雙方實力,就顯得非常懸殊了。

    栗霸天和茹瀚天作為左右副將,也在城頭望著,心裏各有憂愁,卻不敢說。茹瀚天是少年氣盛,照他的想法,打就打,既然兵力還不算相差太大,那就沒太大問題,隻要哪一方更驍勇,應該勝算就更大,畢竟他們占據地利,可問題是主帥是紫淩君,他不能輕易發話。

    栗霸天則老謀深算,他在黑道縱橫很久,對世事通透了解,雖然在戰爭方麵也同樣缺乏經驗,但觀察時勢卻考慮周全,他現在擔心的就是紫淩君的統帥能力和這批臨時組織軍隊的實戰能力。

    戰火一觸即發。

    紫淩若看見的其實已經是戰爭的第三天,攝政王手下軍隊已經攻過護城河,一方麵使用衝車和撞錘強攻城門,另一方麵使用飛爪和繩梯攀上城牆。

    城頭守城的士兵則退守城內,用滾石和擂木向城牆下投擲,同時弓箭手箭如雨下朝攻城的人射擊。曆時三天三夜,城門依然絲毫未破,但城牆也因此殘損不少,城門雖然沉厚,也被撞車撞得轟轟震天響,留下不少痕跡。

    紫淩若憑借他的身手悄悄混在遠處觀望這場戰爭,覺得如果這樣曠日持久打下去,似乎雙方都討不了好,有可能持久戰的結果還是紫淩君這方不利。雖然目前看來戰局暫時持平,但其實存在著差異,那就是雙方糧草的補給。攝政王這一方的補給通過京城往各地征收就可以達到目的,糧草充足得很。而滎丹和丹嶺兩個城池雖然富裕,但始終有財力殫竭的時候,難道這場仗真要打到漁死網破,雙方都軍疲彈盡?那樣結局多半還是攝政王占上風,雖然是慘勝。

    他微微憂心,然後施展隱身術悄悄從城牆防守最弱的那一麵攀援而上,進入清平寺。

    回到地宮,紫淩君也已在地宮裏稍事休息,城門上有茹瀚天守著,暫時應該還算穩定。

    目前戰事緊急,紫淩若就暫時不提自己尋到陵茂森的事,直接詢問戰況。當然,紫淩君所說的和他看見的也差不多。

    紫淩君道:“因為進攻太急太快,紫光極竟然玩急攻這一招,我在攝政王府的密探還未得到任何消息,他就已經率軍直攻,所以城外防守設施做得根本不好,很多本可以提前布下的防守設施如陷阱等根本未曾布置。”

    紫淩若點頭:“我在城外觀察了下戰勢,這樣的情況下輸贏還難料,但隻怕你打不起曠日持久戰,就算勝也是慘勝。再說戰爭久了會影響百姓民生,紫光極那邊糧草富餘,實在不行就增加賦稅剝削百姓,可你呢?動用完了滎丹和丹嶺的錢財糧草,卻去哪裏蓄積?這還不是最可怕的,現在守城是步兵戰,當需要馬匹的時候,你從哪裏調動大批戰馬?還有更重要的是軍隊需要的箭枝武器,根本來不及購買生產,又該怎麽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