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然而免費,終究是一個讓人一聽就興奮的詞語。所以,如果有的話呢,你會拒絕嗎?特別是在創業初期,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怎樣才能利用免費的東西,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優勢,來使得利益最大化呢?

    我們生活中的絕大部分物品是由市場來進行配置的。買者得到這些東西要支付費用,賣者提供這些東西要得到收入。但是,我們生活中的有些東西確實是免費的。比如大自然提供的陽光、空氣以及政府提供的城市綠化、國防安全等。對免費東西的使用是沒有排他性的。就像搭便車一樣,當某個人使用它們的時候,不能阻止任何其他人同時使用它們。想要充分利用這些免費的東西,就需要我們了解一下公共物品的有關知識了。

    經濟學把既無排他性又無競爭性的物品稱為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一旦生產出來,每個人都可以消費它。於是每個人都希望別人來提供公共物品,那麽自己就可以免費享用它了。當一個人真的這樣做時,他的行動就被稱為搭便車。換句話來說就是你看到一個很好的東西,而你不用花費任何的代價,就可以享用到好處,同時這種行為並沒有損害別人的利益。因為你的行為並沒有給他帶來任何效應的減少,所以你獲得的利益是最大化的。伊利集團就在這個方麵做得很好。

    2004年年底,伊利集團的上層發生了劇變——潘剛出任該集團的總裁。為了擴大伊利的二級市場,他將在全國百強縣中選出產品銷售的一個重要陣地。但是他麵臨著一個難題:如果讓一個企業來調查中國哪個縣的經濟實力較強,對每一個企業來說都是一個不現實的事情——花費太大,而且投入產出比太低。那麽應該怎麽辦才能降低成本呢?其實,這根本不是問題,因為百強縣的評定結果是由國家發布的,對於國家提供的這個信息,潘剛並沒有為此付任何費用,伊利就像搭了國家的便車一樣。而正是這麽一個消息,潘剛的選擇進攻目標才顯得更有價值,戰略進攻手段才讓人覺得更加可行。

    究竟這樣的選擇能夠給伊利增加多少收入我們無從得知,但是它給伊利帶來巨額的利潤則是毋庸置疑的。

    看到了搭便車的好處了吧?當國家給我們提供公共物品的時候,我們都享受到了這樣的便利,但是怎樣才能做一個經常搭便車的人呢?要想成為一個具有搭便車能力的人,首先我們要知道便車是怎麽產生的。“搭便車”行為的實質便是:由於信息不對稱導致了公有物品部分私有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