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小姨他們,玉嫻就想著把那個鹿胎熬了。於是讓大郎騎馬,帶著她去了鎮上,到了濟世堂裏,抓好要用的藥。方昀看見玉嫻一愣,因為他剛從沿江村回來一天,沒聽說誰病了啊。等到玉嫻說是要熬鹿胎膏,這才放心。“鹿胎膏?這又是你的方子吧,好好熬,我要看看效果怎麽樣,要是不錯,咱們也可以做的。”

    “師父,這東西咱們暫時可沒那個能力做,哪有那麽多的鹿胎啊?總不能天天上山打那些鹿吧,那豈不是給滅種了?我正在試著養鹿呢,要是成了,或許咱們才能做這個藥。”玉嫻跟方昀解釋。

    “哦,是這樣啊,那行,就看你的了。好了,先回去吧。別太晚了。”方昀這才明白。

    “嗯,師父,我們先回去了,有空我再來。”玉嫻和大郎出了濟世堂,騎著馬回家。

    到了家的玉嫻就開始忙了起來,把凍在外麵的鹿胎拿了回來,用水緩上。然後燒開水把緩好的鹿胎燙一下,剝去外麵的胎衣。找來一個陶瓷的罐子,放到爐子上,把鹿胎放進去,添水煮。直到煮的骨肉全都分離了,把骨頭和肉都撈出來,放到爐子後麵的火牆上烘幹。

    玉嫻是在西屋的耳房裏弄的,這裏有爐子,有個火牆通到套間。玉嫻現在住在套間裏了,因為套間不光有炕,南麵還有個火牆。說是火牆,其實就是比炕窄了些而已,白天的時候,可以在火牆上看書什麽的,很暖和。

    烘幹不是個短時間能完成的,玉嫻就坐在火牆上麵,前麵放張小桌子,在那繼續寫自己的書。等到快要晚上的時候,那骨肉就幹的差不多了。吃過了晚飯,玉嫻讓大郎和小三幫著她把烘幹的骨肉磨碎,當然是越細越好。大郎和小三知道這是小妹在給母親配藥,所以幹的很用心,大概用了半個多時辰,才用小磨給磨好了。玉嫻把磨好的粉末,放到了熬煮鹿胎的原漿裏,又放進去了自己抓回來的藥材,也都是磨成粉末的。這樣,加大火力,把原漿熬開,使勁的熬煮。等到罐子裏的液體已經濃厚的很了,放進去適量的紅糖。紅糖全部熬化,就可以找個茶盤之類的容器,裏麵抹點油,然後把罐子裏的鹿胎膏倒在盤子裏。等到這鹿胎膏全部涼透,就可以用刀切開,放在個罐子裏保存起來了。

    第二天早晨起來,鹿胎膏早就涼透了。玉嫻叫來小三,用刀給切成一塊一塊的,找來個白瓷罐子,把鹿胎膏全都裝進去。玉嫻就捧著罐子到了母親那屋,“娘,我把鹿胎膏熬出來了,您每天早晨可以喝一點,大概就是一小塊的量就行。堅持喝這一個冬天,會有很好的效果的。”

    方氏接過罐子,知道是女兒擔心自己的身體,“好的,娘一定按你說的做,每天喝一小塊。”

    吳氏在一旁問道:“鹿胎膏,這是什麽東西啊?”玉嫻就又給姥娘講了一遍鹿胎的功效。“好,這東西可是好啊,碧芸啊,你可得堅持喝。這一個冬天,把身子好好調養過來。難得玉嫻這麽小,就能想著你身子不好,還給你熬這個,就是再苦,也得喝了。”吳氏也知道方氏怕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