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芝,這是孩子們費勁摘回來的。再說我們還要收好一陣子的,一直到甸棗子沒有了,也不能總是讓侄子們幫忙吧。好孩子,快把錢拿著,留著買些吃的也好啊。”方氏就勸柱子媳婦把錢收下。

    “行,嫂子這麽說,那我們就收下了,明天還讓他們去摘。沒想到幾個孩子,這一天還能掙五十文錢,比他爹都掙的多。嫂子,家裏還有活,我們就先回去了。”柱子媳婦領著孩子就走了。

    玉嫻看了看這些甸棗子,覺得還不錯,裏麵也沒有雜質。“娘,以後收的都要像這樣才好,咱們也就不用費勁再挑了。”說著就把甸棗子裝進了家裏的壇子裏,一邊裝一邊用家裏的擀麵杖把甸棗子搗碎。裝滿一壇,就封上口,春梅她們也過來幫忙。

    這時又有幾個往這送的,大郎他們忙著給過稱,算錢,一時間佟家忙了個熱火朝天。第一天,總共收了三百來斤甸棗子。

    來送甸棗子的嚐到了甜頭,這時候就是給人家幫工也不過一天二十文的工錢,可是一個孩子一天也能掙回來二十文,這可就了不得了。所以第二天就有不少人上山去摘甸棗子了。在村子的東頭和北頭都有大片的甸子,裏麵甸棗子有的是,以前根本沒人理會,現在這都變成了錢。這時候的人還是很實在的,都摘得很幹淨,裏麵沒什麽雜質,省了玉嫻不少事。第二天就收的多些,有五百多斤,第三天就更多了,連西江村的人都知道了,也有人摘了往佟家送的。後來每天大概都能七八百斤,這樣總共收了七天,近便地方的就沒有了,太遠的往回弄費勁還危險,所以就沒人送了。佟家也收的差不多了,總共收了大概有五千斤,最後麵的那趟房子裏,擺的滿滿的都是壇子。

    大郎他們每天上午自然還是去挖天麻,趁著這好時候當然得多挖些,過了這個時節就不容易挖了。方氏就領著幾個丫頭在家把天麻用水煮了,然後再曬幹。這陣子天還不錯,就下了一天的雨,下雨的時候,就把天麻放到炕上烘著,也能幹。半個多月的時間,大郎他們挖的天麻大概幹了七十來斤,還留下了十多斤小的,玉嫻把那些小的用從山上弄下來的土埋著。

    接下來,玉嫻又讓哥哥們上山去砍了些樺樹、柞樹等闊葉樹。要那些大概不到碗口粗的,截成不到一尺長的木頭塊,然後埋在山上,那些他們挖過天麻的地方。還把一些從老天麻上麵扒下來的黑色菌絲也都放了進去。玉嫻雖然不知道蜜環菌怎麽培養,但是她猜這樣應該能讓菌絲長到木頭上去,野生的天麻不也是這樣嗎?她不過是模仿野生天麻的生長環境罷了。

    雲鬆在前幾天已經把園子裏起了土豆的地方都種上了白菜、蘿卜,還有芥菜。都說頭伏蘿卜二伏菜,可是在這裏,都要早種七八天才行,要不然到秋天根本就長不好。這些菜都是為了過冬準備的,一點也馬虎不得,去年那種卻菜吃的滋味可是讓方氏後怕不已。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