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晚上放河燈能去看嗎?”玉嫻對於放河燈還是很好奇的。

    “看什麽?鬼門大開的日子,小孩子晚上不能出去。七歲以前的孩子天眼未閉,容易看到些別的東西,會嚇到的。晚上你爹去放河燈就行,你們都在家,不許出去。”方氏板著臉跟女兒說道,手裏的活也不停。

    “娘,那咱這放河燈是為了紀念啥呀?”玉嫻對這的風俗不太明白,她知道南方不光是中元節放河燈,像三月三,七夕,中秋等,都會放河燈,而北方卻隻有七月十五才放,所以就想問明白。

    “嫻兒,咱們村子叫沿江村,這個江咱們叫西江,其實它就是混同江的上源,咱們這混同江流域裏森林茂密,古木參天,有好多優質的木材。可是山路崎嶇難行,往外運木頭太困難,所以一般的山場子,都會把伐下的木材用捆綁等方法結紮木排,然後順水漂流而下,到了下遊地勢平坦的地方再裝上車,運到外地去,這叫做放木排。放木排是一個非常危險的活,要是遇上灘險浪急的地方,就會葬身江底,連屍體都找不到。所以每到中元節的時候,家裏人就在江裏放河燈,希望河燈能夠指引家人的魂魄,找到投胎的路,下輩子能生活幸福。後來就成了一種習俗,每到中元節,江邊的人家都會放河燈,以表示對那些葬身江底的人的一種祝福。”方氏低聲向玉嫻解釋了這裏放河燈的緣由。

    “娘,我明白了,可是我沒太看到有人放木排啊?”玉嫻歪著腦袋問母親。

    “放排一般都在春天裏,冬天伐木攢一冬天,開春之後紮結木排放下去,到了下遊賣給木材商人,然後從陸路返回伐木的山場子。這就是放排人一年的活計,他們這個活也是有把頭的,放排的時候都是有經驗的把頭把握方向。哪塊兒灘險,什麽地方有暗流,把頭都知道,有經驗的把頭帶路,會少損失的。”方氏訴說著放派人的辛苦。

    “對了,娘,咱家的河燈是去買的還是自己家紮啊?”

    “是你爹爹紮的,他應該在屋裏紮河燈呢吧?”方氏回答。

    “娘,你不早說,我進屋看看。”玉嫻說著就往屋裏跑。

    屋裏,佟雲鬆已經將河燈做好了。用一塊木板做底,燈的樣式做成了荷花形,用粉紅色的紙做花瓣,燈的中間留著放蠟燭的地方,看上去很漂亮。

    “爹爹,你做河燈也不告訴我。”玉嫻抱怨著。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