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局如棋

    花開花謝,落葉紛飛,花開至靡途就會殞落,風激起千層浪就會引來另一個高潮,曆史的朝代總有盛世,盛世過了就會迎來衰敗。每一個朝代皆是如此,每一段失敗都會相似。

    大明江山,曾經主宰過整個中國的命運,那些盛開的美好仿佛就在昨天,隻可惜轉身百年,豆蔻已逝,在一個又一個腐敗昏庸的君王治理下,明朝漸漸走向了滅亡。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哪一個朝代都是如此,在腐敗侵蝕了國家的骨髓時,百姓難安,官員腐敗,皇帝又無力整治。民以食為天,其實百姓要求的很簡單,隻要能衣食無憂,就會安居樂業,感恩不已。相反,如果百姓連最起碼的溫飽都保證不了,性命都在安危之間左右搖擺,起義自是免不了的事情。

    明代末年,皇帝無能,但是貪官汙吏無處不在,他們想盡辦法榨取百姓的勞動果實,對百姓非打即罵,多數百姓溫飽都難以保證。各地的百姓起義不斷,隻不過是為自己能夠爭取一碗能充饑的糧食,實屬無奈之舉。

    那些農民的起義,多數會受到壓製,可是如果全國多處的百姓聯合在一起,一起對抗朝廷,就會形成一股無形的力量,此力量不僅可以壓倒那些貪官的勢力,還可以推翻一個朝代。可見百姓的力量真是勢不可當。

    明朝的百姓都在反抗自己的君王,而禍事總是喜歡聚在一起,清軍這個觀望明朝已久的隊伍,早就想將明朝推倒,自己主宰國家,稱王稱霸,因此,清軍也在想盡辦法攻打著大明江山。

    明朝像是殞落的流星,搖搖欲墜,內部被腐蝕,外部受夾擊,滅亡就在眼前,大局已定。無論是哪一個朝代,它的興衰遭罪的都是無辜的百姓,明朝昏庸時期,那些官員刁難的也是平常百姓,那些稍微有點權勢的官員也不會被波及到。

    特別是農民,原本糧田就少之又少,可是國家要求的苛捐雜稅卻越來越多,到時候就必須把糧食上繳。那些農民祖祖輩輩種著稻田,可自己卻從來沒有吃過一粒大米,在那個時候大米是很昂貴的東西,他們哪兒舍得吃呢?本以為可以等著莊稼成熟了賣個好價錢,可是那些穿著官服的人總要搶走他們的勞動成果。這樣一來,矛盾漸漸積攢了起來。所有的百姓都在期待著能有一位為他們做主,給他們一口米活命的君王出現。因此,後來的李自成才有了那些卓越的勝利。

    彼時,李自成這個農民起義的領袖,率領眾兵攻下了北京,“均田免稅”的口號響徹山穀,博得了百姓的信賴和擁護,因此步步為營,將明朝的大軍打得落花流水。明朝在此時就已成為了永遠的過去時,一個永不複返的朝代。剩下的殘餘勢力雖然還在以明朝的名字自居,卻早已失去了實際的權力和意義。李自成建立了大順政權,改年號為永昌。

    當時統治明朝的崇禎皇帝朱由檢不忍看著明朝的江山毀於自己的手上,不忍其辱,選擇了自殺。應該說他這樣的做法是一個明智之舉,至少他還知道以死謝罪,還有廉恥可言,曆史上記載的他還能多那麽一點點可憐的自尊。總比後來的弘光帝要強很多,弘光帝隻要有吃有喝,什麽尊嚴,什麽廉恥,什麽國家,什麽榮辱,他都根本不知道是什麽。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要是早知道他會有這麽一個後代,定會死不瞑目的。

    爾時,李自成因為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無視敵軍,將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天下在疏忽之中拱手讓給了清軍。清軍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北京,從此迎來了清朝的開國盛世。而明朝的殘餘在慌亂之中隻好選擇逃竄,他們逃到了南京,開始避難和自欺的歲月。

    動蕩的時局,朝代的交替,也許會改變一些人的思想和觀念,愛情也會因此而變得不再簡單,侯方域那個明代的複社才子,在後來的日子為了功名利祿背叛了明朝,背棄了愛情最初的誓言,也許他和李香君的愛情悲劇與這個動蕩的時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