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大家來到官術網:

婚禮的第二天,我一早被通知去上房觀禮,觀禮?我問乳母周氏是什麽意思。她說“就是拜見公婆,平輩也要去現場觀禮的。”,原來是這個,我隻聽說過拜見公婆時要叩頭斟茶,但沒聽說過要觀禮的,算了,既然通知了就去看看唄。

走到上房,母親已上座,其他的人都來齊了,就差祖母了。聽說父親先領著新人去拜祖宗了。過了片刻,祖母在下人的攙扶下也來到了上房,母親迎上去扶了坐下。“給祖母請安” “給祖母請安”一個個都上去行禮請安。在一片請安聲中父親和哥哥嫂嫂走近了上房,然後眾人又給父親和母親一一行禮請安以後各自在自己母親身邊站好。

新嫂子是圓圓的臉,小巧的嘴唇,稍微有點豐滿的身材(在我看來),梳著雲髻,穿著一身銀紅的儒服,應該是那種典型的唐朝美女。

我站在母親身邊看著哥哥和新嫂子先跪在祖母跟前,叩頭斟茶,祖母給了他們一對手鳳手鐲“這是你爺爺給我的傳家之寶,我現在傳給我的嫡長孫,希望你們能一代代傳下去。”

“多謝祖母,我們一定會傳下去的。”

我看到站在我左手邊的二房的蕭以明臉上一陣陰沉,一會兒就恢複正常了。若不是我正好抬頭也不會注意到的。看來這人心裏肯定不平衡了,可沒辦法誰讓你是老二呢,而且是庶子,父親再怎麽疼愛你,你也是庶子,你注定沒資格成為繼承家族的人。

哥哥夫妻倆跪到父親跟前叩頭斟茶,父親給了一個大紅包。而母親給了一對玉釵,說道:“你們以後要夫妻相敬如賓,給蕭家開枝散葉。”“是,母親”兩人恭敬地點頭。

嫂嫂和我們這些兄弟姐妹也見過禮,還都我們準備了一份禮物,男的是一套文房四寶,女的是一個非常精致的荷包,我捏捏了好像是飾。

儀式結束後,各人散開,我和嫂嫂跟著母親去了菊院。進了菊院正房,打了丫頭下去,母親開口道:“芬兒(嫂嫂全名李秋芬),我們這一房隻有暉兒和玉兒兩個孩子,以後你要多關心你的這丈夫的生活起居,還有也多學著管家吧。以後這個家都要靠你們夫妻來支撐。”

“是,婆婆。”嫂嫂恭敬地答道。

母親在一旁仔細講解了府上各人的情況,規矩,還要各種注意的地方。嫂嫂在一旁恭敬的聽著,整整一個下午就這麽過去了。

接下來的日子依然在母親地嗬護,兄嫂地寵愛下慢慢地過了兩年,我是個非常懶散的人,喜歡與世無爭地生活,相信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生活理念,得過且過。凡事都由母親為我打點,我樂的過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日子。原以為會這樣平靜地渡過我的童年和少女時代,沒想到會有驚濤駭浪朝我們襲來,讓我措手不及。

第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