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盞茶的功夫過去了。

    楊國梁也沒能將下聯脫口而出。

    不止如此,別脫口而出了,對於下聯,他便是連一點頭緒也沒有呢。

    楊國梁對麵的馬華亭,身子都站起來半個,也是準備妙對朱平安的對聯。

    不過。

    站到一半時,馬華亭突然睜大了眼睛,表情訝然。

    然後。

    又默默的坐了下來,不著痕跡的揉了揉腰,做出一副是我腰酸了,不是要起身回答對聯的模樣。

    整個謝師宴一片安靜。

    眾人都皺眉思索了起來,有人一邊思索一邊用手指沾了酒水在桌上寫寫畫畫,良久眼中亮光一閃,像是有了突破似的,繼而又搖搖頭,發出一聲失望的嗟歎......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眾人都是對聯屆的行家,剛開始的還以為朱平安這副簡短的對聯蠻簡單的,可是一思索才發現,這對聯並不是想他們想的那樣簡單,反而還挺難對的。

    然而,越思索,他們的看法越被顛覆,眉頭也鎖的越緊。

    最後,他們發現,朱平安的這副上聯並不是挺難對,而是非常非常非常的難對。

    簡直是絕對!

    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朱平安的這副上聯裏每一個字都不是多餘的,一副對聯裏起碼有六個陷阱,難度呈幾何級數倍增,忽略哪一個陷阱,都會讓你的努力付諸東流。

    孔明諸葛亮,這是朱平安上聯中最容易看出的第一個陷阱。

    前半句的明月,與後半句的孔明,明字既相同,又有因果關係,因為“明月”所以“孔明”,這是第二個陷阱。

    朱平安的上聯中除了“明月”和“孔明”是因果關係,前半句的“明月照紗窗”和後半句的“孔明葛亮”也是因果關係,因為明月照紗窗,所以孔明葛亮,這是上聯前半句和後半句的因果關係。

    “葛”不僅是諸葛亮的“葛”,也是葛紗,是古代做窗紗的一種半透明薄布。前半句的“紗窗”,放眼看去,就是由“葛”和“孔”組成,所以在“紗窗”被明月照的時候,“孔”也明,“葛”也亮。

    後半句的“明”和“亮”同義,都是明亮之意,“個個”和“諸”也是同義,都是個個的意思。

    所以,若要對上朱平安的下聯,這六個陷阱,掉到哪一個裏麵都不校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道理都懂,但是就是對不出來。

    不過,越是難對,眾人越是興趣濃厚。

    包括令官劉老大人在內,謝師宴的眾人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似乎下一秒對出下聯似的。

    然而

    一盞茶的時間過去了

    兩盞茶的時間過去了

    三盞茶的時間過去了

    ......

    不知不覺,夕陽都已經西下了,謝師宴也在一片歡樂祥和的道別聲中落下了帷幕。

    眾人在夕陽餘暉中告別,然後頭也不回的,迫不及待的往家中而去。

    家是溫暖的港灣,家是幸福的源泉,家是心靈的家園......

    家裏有一盞燈

    有一個屋簷

    有一個柔軟的床

    有一個賢惠的知冷知熱妻子

    和

    一壺可以解渴的茶水!!!!!!!!

    麻蛋!

    差點渴死在謝師宴上!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