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厚,此句就由你來給師弟們講解一二吧。”孫老夫子穩定了私塾秩序後。將講台讓給了朱平安,讓朱平安給私塾內好奇的學生們講解下這句論語。

    剛才孫老夫子領著孩童讀的論語:君子坦蕩蕩。人常戚戚。孫老夫子讓朱平安給學生講論語,一麵是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另一麵也是考究一下朱平安的最近的功課情況。

    “君子坦蕩蕩,人常戚戚。坦蕩蕩者,心胸寬廣也;常戚戚者,經常憂愁煩惱也。這句話是,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人斤斤計較,患得患失。所以,從現在起,我們都要做一個君子。”

    朱平安站在前麵,鎮定自若,深入淺出的向私塾內的學生講解這一句話。

    “子厚師兄,什麽是君子啊?”有孩童在下麵,端著腮幫子問道。

    “君子就是心中沒有擔憂,沒有恐懼。”朱平安微微笑了笑。

    “這麽簡單啊?”孩童不解。

    聞言,朱平安忍不住笑了,這多像是論語中的場景啊,當年也是有一個叫司馬牛的學生這般和孔子對話的。

    然後朱平安將現代百家講壇中於丹關於這部分的講解,結合曾經夫子的講解以及自己的理解給私塾內的孩童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解了起來。

    由於借鑒了百家講壇的優點,私塾內的孩童聽的津津有味;後麵坐著的孫老夫子也是不住的頷首,眼睛都亮了,對朱平安這個弟子非常滿意,這是將整部論語融會貫通才能講到這種程度啊。

    “子厚,汝此去京師,為師有所待也。”

    等朱平安講完,孫老夫子對朱平安了一句。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這次去京城考試,我是有很大的期待了。

    聞言,朱平安有些受寵若驚,要知道以前的時候,朱平安去考童子試,孫老夫子並沒有對朱平安有多大的期待;朱平安去考鄉試的時候,孫老夫子也沒有這麽過,隻是用眼神鼓勵了一下;這一次去考會試殿試了,是跟整個國家的優秀才俊競爭,沒想到夫子竟然對自己這麽有信心了。

    “學生定當努力,不負恩師所望。”朱平安長長一躬,向孫老夫子保證會努力不讓他失望。

    不久之後,一抹殷紅色的夕陽透過窗照進了私塾,遠處邊大片大片的白雲在夕陽的餘輝下宛如火焰一樣燃盡了半邊。

    私塾下學,朱平安向孫老夫子告別後,和朱平俊像往常一樣一起通過獨木橋,往下河村而去。

    “彘弟,過了年,我也要去童生試了。”

    走在路上,朱平俊忽地來了一句,一臉的嚴肅。

    然後朱平安腦海裏就浮現了大伯朱守仁和朱平俊去童生試的場景......

    “預祝俊哥旗開得勝。”朱平安看著朱平俊衷心的祝願道。

    “嗬嗬,你也這麽覺得啊,我也覺得會通過。”朱平俊咧嘴一笑,然後又有些發愁,“你如果我通過了,我爹還沒通過該怎麽辦?我爹臉該往哪放啊。”

    呃

    你想的還真多。(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