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公子尚未弱冠便已是舉人身,真是可喜可賀啊。愚兄無以為敬,謹具賀儀50兩及一些果蔬禮品,還望朱公子莫要嫌棄。”張舉人將信封遞給朱平安。嘴裏著恭喜的話。

    五十兩銀子呢,給就給了,周圍的村人紛紛吸了一口氣,目光灼灼的盯著張舉人手裏的信封,尤其是大伯朱守仁更是眼神火熱。

    朱平安微笑著推辭道,“無功不受祿。”

    張舉人堅持要給,作出一副要生氣的樣子,“朱公子可是嫌少了?”

    朱平安搖頭,推讓。

    “你我二人以後還要相互扶持,朱公子再是這般,可就是見外看不起我張某人了。”張舉人堅持將信封放到朱平安手中,語氣有些激動。

    朱平安推托不得,也就隻好收下了。

    張舉人這才滿意了,然後又和朱平安及村正村老等人寒暄了許久,當聽下河村正要為朱平安立碑及旗杆石的時候,張舉人興致更濃了。因為張舉人曾經也經曆過族人為其立碑及旗杆石,所以還是有些經驗的,張舉人將經驗之談滔滔不絕的了起來,讓村老及村正等人受益匪淺。

    石碑及旗杆石的式樣簡單做了修整之後,就是要寫碑文,找石匠來刻碑。

    “朱賢弟年少有為,名滿南直隸,碑文舉手事爾。勸勉後進,也是一件幸事。”

    聽立碑還差碑文的時候,張舉人也是推崇朱平安親手寫碑文,張舉人也想趁機見識見識朱平安的文采水平如何,因為聽消息朱平安是舉人榜的最後一名,可是又聽人趙大人榜下捉婿以及鹿鳴宴的反轉,這讓人對朱平安的文采水平有些好奇。

    當到碑文的時候,大伯朱守仁有些蠢蠢欲動,似乎好像在私底下有準備過的吧。

    本來也是讓朱平安寫碑文的,但是現在張舉人也來了,如果冷落了張舉人也不太好意思,村正村老合計了一下,然後大伯朱守仁也跟著發表了一下意見。

    “難得我們下河村有兩位舉人,不如都留下墨寶,鼓勵後人。”合計完畢後,村正出來提議道。

    “有朱賢弟在,我就算了。”張舉人笑著搖了搖頭。

    “石碑需要碑文,兩側還有石柱,也需墨寶,還有祠堂也是需要墨寶,張舉人就不要推辭了。”

    村正又是邀請,最後張舉人妥協道,“我觀此碑兩側留白,石柱亦然,既是鼓勵後人,不如我等皆寫一二楹聯,到時選上幾幅可好?剩下的,以後若是有需要也好做個參考。”

    張舉饒提議正中大伯朱守仁的下懷,眼瞅著朱平安金榜題名揚名立碑,大伯朱守仁也眼熱的很,如果能把自己寫的碑文刻在石碑上,那自己豈不是也跟著流芳百世了……

    張舉人提議,村正自然不會反對,朱平安也沒有意見,於是村正便安排幾個後輩抬了幾張桌椅,擺好筆墨紙硯放在榕樹下,村老、村正以及大伯朱守仁等識字的也都跟著朱平安及張舉人來到桌前,準備揮毫潑墨了。(未完待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