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盼聞言心裏揪了一下,隻看著他默默流淚。戴清瀾覺得屋裏再也待不下,起身便離開了。顧盼立了一會,走到戴維楨床旁,拉起他的手,默默在心裏道歉,不一會也趴著睡著了。

    戴維楨醒來時,看到顧盼正趴在自己床旁沉沉睡著,長長的睫毛上還有一顆淚珠,暖得心都要融化了,欲起身把她抱到床上安睡,她卻醒了,驚喜地看著自己,噓寒問暖,親自喂自己羹湯。經過這場生死,兩人的情意更加堅固,尤其是戴維楨,本就一心撲在顧盼的身上,這次的同甘共苦、顧盼的不離不棄,更加讓他死心踏地,卻也因此生出了絲患得患失的膽怯來。他拖著疲乏的病體,學著普通人家的小子那樣,給顧盼梳起頭來,然後又不顧她的婉拒,服侍她洗漱換衣,卻發現她的衣衫沾著鮮血!在太子的手忙腳亂中,顧盼的初次月事就這樣鬧得被所有的人都知道了。

    顧父樂的哈哈大笑,直說自己女兒終於長大了,顧盼尷尬不已,戴維楨則麵露少有的羞澀;等祝邦彥回來後,也不知哪個嘴快的三八男連這種事都告訴他,當他與顧盼單獨碰麵的時候,他說了句:“你的胸那麽大,也是時候了。”把顧盼氣個倒仰。不過他倒是真得信守了承諾,把村寨的草寇羈押回知府大牢,沒有傷害他們性命。儲君不可離京太久,等太子的餘毒全清了,便匆匆上路了。顧盼默默隨大家一起送別戴清瀾,不敢流露過多的表情。回程順利的很,到了京城三路人馬分開,各回各家。

    顧母早早等在門口,顧盼剛下馬車,便被她當街摟住心啊肝啊的喊。好不容易回家安置好,一家三口說了會話,原來顧母得到報信,氣得遷怒於若華小子,將他趕出了護國公府,自生自滅去了。木槿小子也嚇得躲在自己屋裏不敢出來。顧母連連罵著月桐忘恩負義,吃裏扒外,讓顧盼再別管他。顧父則擔心皇上會怪罪顧府治下不嚴,但是一切都已成定局,也隻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過了沒幾天,聖旨下來了,皇上的處理如下:

    1.護國公府的下人月桐,不忠不義,勾引蓁蓁郡主,且加害太子未遂,處以極刑。但月桐在牢中自觸壁而亡,棄屍荒野。

    2.顧盼治下不嚴,本應一同治罪,但因救護太子有功,功過相抵,免去責罰。

    3.蓁蓁因聽信讒言,好色誤事,遭軟禁半年。

    4.祝邦彥救太子有功,並幫當地知府剿匪,賞賜國寶級寶劍一把,金銀無數。

    顧盼不服,卻被謝文茵摁下了,他說:“顧妹妹,如今的皇上已不是以前的皇上,你知道嗎,他竟然將那個董氏接進宮裏,日日侍寢,行事也越來越乖張,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他這次能這樣處理就算不錯了,朝堂上烏煙瘴氣,亂成一團呢。”

    顧盼腦海裏浮現出皇上濃眉大眼,霸氣側漏的樣子,實在想不到他能變成這樣的人,忽然想到皇後,問道:“那皇後娘娘的處境怎樣?”

    謝文茵歎道:“娘娘雖隻字不提,但坤寧宮大門緊閉,再也不過問皇上的事,任其隨心所欲,想來是徹底死心了吧。”

    顧盼不放心,同戴維楨一起去看望皇後,沒想到她精神不錯,高興地拉著他倆的手說:“來,讓我看看我這同甘共苦、不離不棄的兒子和兒媳。走,擇日不如撞日,咱們現在就去求你父皇下旨給你們賜婚。”

    顧盼驚訝說:“我的嫁衣還沒縫好呢?娘娘,不如還是等到我成人禮後啊?”

    皇後回到:“月事都來了,還不算成人啊?”看顧盼害羞起來,接著說道:“盼姐兒放心,我在新入選的宮人裏頭,挑了些老實能幹的,一會你回家時直接帶走,他們以後就都歸你了,縫縫補補、操持家務的活兒都不在話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