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好進宮的時間,顧盼也快到家了,戴維楨騎馬告辭回宮,顧盼回家遇到等候的謝文茵。好幾天沒見了,顧盼很高興看到他,兩人聊了一會兒太學的事兒,又說起今日遇到太子的事兒,顧盼很自豪地將自己向太子提建議的事告訴謝文茵,謝文茵聽後驚訝不已,讚揚顧盼善於觀察、舉一反三,顧盼得意不已。謝文茵告辭回太師府後,卻踱步在想一個自己難以接受的可能性:顧妹妹就像未琢的璞玉,隨著時光的打磨,越來越光彩奪目,萬一太子也對顧盼動心……麵對這個情同手足的發小,亦是自己未來要效忠的國君,自己該如何是好呢?

    顧盼打扮好,如約來到中宮,拜見皇後,被她親切地挽著手,關心了下來京的生活是否適應,有沒有什麽缺的;問完了生活又詢問學業,顧盼苦哈哈說道:“咱能不提這個了嗎?”皇後大笑,命宮人擺桌,請顧盼吃飯,“好,咱們今天就是放鬆。紅葉,把太子請來,就說他師妹來了,一起吃個便飯。”

    一會兒,戴維楨來了,與顧盼互相見禮,皇後高興地看著兩人,一個是自己最疼愛的親人,一個是投緣的同性晚輩,皆是相貌出眾、人中龍鳳,一個想法突然閃現:多麽般配的小兒女啊!不說護國公與自家的恩情債如何,就單說顧清翔的家庭少見的簡單和睦,養出來的女兒也活潑有趣;反觀自家的兒子卻因背負太多,太悶太老成,兩人性情正好互補。那日大殿上盼姐兒把皇兒逗得開懷不已,多難得啊。更別說盼姐兒的命都是皇兒救回來的,這不就是天賜的良緣嗎?皇後暗中觀察兩人的互動,見皇兒不自覺地雙目含笑頻繁朝著人家小姑娘看,心裏便有了數。

    可是……皇後想起,聽皇兒說謝家謝文茵跟盼姐兒兩情相悅,他可是跟皇兒情同手足,難道要皇兒放棄?不成,放眼京城,再沒有一個讓皇兒看上的姑娘,盼姐兒各個方麵都如此貼合皇兒的條件,沒有更合適的了。而且皇兒目睹自己的遭遇,多次說過太子妃一定要是自己真心喜歡的,絕不會娶一個應付的,再在宮外養個外室,兩方都辜負。那隻好對不住謝家了,趁著一切才剛開始,先下手為強,不過這個罪人還是要讓皇上做,謝文茵是皇兒的左膀右臂,生生得罪了太可惜,自己放下身段,去求皇上,請個恩典給皇兒和盼姐兒賜婚。

    皇後精心打扮了一下,來到乾清宮,看著自己的夫君,他已經兩鬢染白,感慨萬千。自己未嫁時曾期望與他白頭偕老,誰能料到,他卻不是這樣想,偏偏喜歡那個嬌嬌弱弱、哭哭啼啼的女人,自己的一片真心白付,就連自己喜歡文墨的愛好,也被他嫌棄成牝雞司鳴。自己由氣憤爭執到容忍妥協都毫無用處,他打壓自己娘家,絲毫不顧及自己和皇兒的臉麵,賜那個私生女為郡主,授那個私生子為正三品重任,甚至還把京防性命攸關的禦林軍交給那個私生子。如今已對他毫無期盼,隻求他還能念及一點血脈之情,答應皇兒的婚事。隻聽他冷冷地開口:“皇後找朕何事?”

    皇後想起那個古靈精怪的盼姐兒對自己說過倔毛驢要順毛梳,忍耐下來心中的煩躁,溫柔笑道:“皇上,楨兒明年就年滿二十,他的婚事我這個做母親的不免有點著急,京中適齡女子不多,我想早作打算。”

    皇上聽她少有的輕聲細語,抬頭看向發妻,隻見她笑意盈盈,容姿照人,看出來她特地精心打扮了一番。見她鬢角也有幾絲白發,自己的心軟了一下。想當年,她可是名動京城的才女,豔若桃李,追求者如過江之鯽,自己娶她也是頗為得意了一番。但她性格過於剛強,什麽事偏要分出個勝負對錯,自己對她最初的愛慕漸漸轉淡,而後幸運地遇到了今生的摯愛,才知道女子原來可以如此溫柔如水,情不自禁,暗通曲款,還涎下一子一女。皇後知情後與自己也是大吵了一架,自己就越發不耐煩她了。後來西北危機,自己派楨兒去曆練,還被她誤解偏心,其實楨兒過於溫和寬厚,怎比泓兒殺伐果敢,更適合做一國之君?自己好心白費,越發瞧這母子不上,不過也好,自己百年之後,軟性子的楨兒應該不會為難同父異母的弟弟妹妹。今日看她怎麽說,如果她提的不過分,便答應下來吧,緩和一下關係,總得給蓁蓁和泓兒留點餘地。遂和緩了口氣,“皇後可有中意的人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