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斷腸崖回到水仙山莊,王遠開始思考對策。

    調兵遣將不是小事。

    對於帝王將相來說,你跟他要錢他肯定無所謂,可你要是跟他要兵,那基本就戳到了他的脊梁骨了。

    這是帝王們最後的底線。

    看看劉邦,再看看趙匡胤,曆來帝王都不會把兵權旁落。

    他們對於跟自己打天下的兄弟都是如此,何況是王遠呢。

    王遠再怎麽有身份,那也是遼國的南院大王,去外國借兵,那這麽容易。

    別的不說,最起碼也得先說服蕭峰給自己出兵吧。

    說到蕭峰,王遠那叫一個愁眉苦臉。

    別看蕭峰和王遠是生死之交,但王遠而言,蕭峰這一關恰恰是最難辦的。

    這倒不是因為蕭峰太在乎自己的兵權,恰恰相反,蕭峰並不在乎自己手下有多少兵,而是在乎打起仗來,百姓將士會不會有傷亡……

    當一個帝王有了心懷天下的胸襟和氣魄,那便是最無解的。

    別的皇帝,他們不似蕭峰那般,一切從天下蒼生角度出發,大家都是隻要有利益,手下將士不過是換取利益的籌碼。

    蒙古兵勢如破竹,有大宋這一塊硬骨頭才沒有一統天下。

    若是讓蒙古啃了襄陽,便少了大宋的牽製,對其他國家而言絕對沒有絲毫好處。

    所以這次幫助郭靖抵禦蒙古入侵,那都是在給自己留後路。

    相對而言,更加容易說服。

    而蕭峰眼裏沒有利益,隻有百姓,在他心裏才是無法撼動的。

    一打仗,無論是哪國贏,苦的都是百姓,所以蕭峰是一個極度反對戰爭的人。

    想要讓他自己去幫忙守城,他肯定不會拒絕,但想要說服他出兵打仗那就難了。

    這家夥真是相當難搞的。

    普天之下有能力和蒙古大宋抗衡的隻有遼國和金國,大理隻是小國,戰爭中起到的作用不會太大,影響力自是遠不及遼國這種大國。

    因此能不能說服蕭峰出兵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畢竟王遠是遼國南院大王,連自己家的軍隊都搞不定有什麽資格去要求別的國家。

    可蕭峰此人軟硬不吃,想要讓他出兵,必須道德綁架。

    大宋是蕭峰父母之邦,大理小國都出兵相救,他自是沒有坐視不管的道理。

    拿不下遼國就拿不下大理,拿不下大理,蕭峰肯定不會同意出兵,這是一個死循環。

    王遠頭疼啊……這事屬實難辦,一時間王遠都不知道該從哪裏入手了。

    “我要跟大理借兵去救襄陽,但我首先要在遼國發兵,但蕭峰是個反戰分子,我該怎麽辦?”

    思索一會兒,王遠幹脆把這個問題扔到了烏合之眾群裏讓大家一起想辦法。

    “好說,去蕭峰那裏偷兵符啊。”杯莫停第一個發言,而且說了等於沒說。

    去蕭峰那裏偷東西……這不是扯淡嗎,他那個級別的高手,你在他背後挑一下眉毛,他都可以清晰的感覺到,你還想去偷他的兵符。

    “玩蛋去!”王遠果斷訓斥杯莫停。

    “抓住阿朱威脅他!”馬裏奧這時候也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