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才是他反對的核心原因。

    “曆朝曆代為何要重農抑商?甚至打壓商人?其一,商人重利,百姓愚鈍,會跟著去經商,無心種地,而糧食才是大宋的根基。”

    一旦出現拋荒的情況,這個大宋怕是要崩潰了。

    “其二,商人利欲熏心,一旦其勢宏大,朝中怕是難製。”

    韓琦插話道:“商饒眼中隻有錢財,什麽忠義,對於他們而言隻是個笑話罷了。此輩狡黠,隻能壓製。一旦放開了,他們會盯著朝堂,會盯著更多……沈安過豪商無國,此話老夫深以為然。”

    這一點趙頊也有所察覺,大宋對於商業的態度算是極好的,但依舊警惕著商人們往朝堂上的滲透。

    “其三,百姓營商,終究人心不古。”

    這一條最是隱晦,但趙頊卻懂了。

    所謂人心不古,這裏指的是人心活絡。

    對於這個下來,該種地的種地,該經商的經商,四民各安其命,這個下也就安穩了。

    這是從社會管理的角度來解釋了重農抑商的起因,加上前麵的,堪稱是無懈可擊。

    千年來的重農抑商,並非都是愚蠢,而是有特定的曆史因素在裏麵。

    趙曙微笑著,覺著曾公亮給兒子上了一課,讓他知道這個下並非是衝動就能治理的,極好。

    趙頊略一思忖,“敢問曾相,何為盛世?”

    曾公亮笑道:“君明臣賢,盛世自然會來。”

    趙頊笑了笑,“開元可稱盛世?”

    曾公亮點頭,“當然,開元盛世,下矚目。”

    趙頊道:“開元盛世,匿戶百萬,若真是盛世,豈能如此?根源何在?賦稅!”

    他仔細查過這些相關知識,此刻一開口,就沒有給曾公亮反駁的餘地,“前唐賦稅沉重,百姓隻是煎熬著,到了開元時,地方官吏上下其手,豪紳強取豪奪,百姓苦不堪言,是盛世,不過是鮮花著錦,火上澆油罷了。”

    眾人尷尬一笑。

    這些宰輔都是老狐狸,對於所謂的盛世自然有自己的評判標準。

    開元所謂的盛世,可不就是火上澆油嗎。底下的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就算安祿山不動手,前唐的好日子也沒多久了。

    “所謂文景之治,百姓依舊在賦稅中煎熬,他們的煎熬換來了府庫充盈。才有了後續的武帝複仇。”

    前漢立國時有白登山之圍,後續更有匈奴灑戲呂後的奇恥大辱,複仇是必然的。而漢武帝的複仇是建立在前麵兩位帝王的積累基礎之上,但根源還是在於百姓對高賦稅的忍耐。

    “這些所謂的盛世無不是在煎熬百姓,大宋也要如此嗎?”

    趙頊有些惱怒了,“百姓被困在田地裏苦不堪言,若是不想辦法紓解民困,前漢前唐時的例子可還少嗎?”

    “夠了!”

    趙曙止住了他的話,板著臉道:“此事就此作罷。”

    “陛下,臣有表格。”

    趙頊又摸出了一份表格。

    “每戶人家若是養雞十隻,每日就算是得了三隻雞子,也不過是兩文錢罷了,他們囤積了數十個進城販賣,也不過是數十文錢……可養雞要花錢,米糠麥麩,還得出人手去外麵尋雞食,折算下來,養十隻雞每日不過是多掙一文錢罷了,陛下,下百姓辛辛苦苦的每日想多掙一文錢也得交稅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