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誰?”

    ……

    大名府,趙曙身著戎裝,在群臣的陪同下登上城頭。

    “萬歲!”

    城外的宋軍齊聲高呼,聲勢駭人。

    包拯跟在他的身側,低聲介紹著情況。

    “遼軍發狂攻打雄州,一是想擒獲富相,打擊我軍士氣;二是想圍魏救趙,讓咱們的人從西北撤回來。”

    “朕知道。”

    趙曙看著城外,無數將士正在集結。

    他們將奔赴北方,和遼軍決戰。

    “中路軍打下了洪州和宥州,進展順利,遼人坐不住了。”

    趙曙冷笑道:“若非是西北在大戰,朕此刻就想起大軍和耶律洪基決戰,一戰決出兩國的勝負。”

    眾人不禁暗自苦笑。

    這等決定國閱大戰哪裏能輕易開啟。

    當年北伐就是如此,結果一敗之後,大宋國運一路下滑。

    而真宗時遼人傾國南下也是一場決定國閱大戰,結果兩國戰平,遼人不再隨意南下,影響深遠。

    宋遼百年,這樣的大決戰也不過上演了兩次罷了。

    官家竟然想馬上來第三次,這個真是讓人無奈啊!

    “陛下,大軍集結完畢,您可要看看?”

    趙曙點頭,在眾饒陪同下出城。

    他騎在一匹白馬背上,身邊是包拯等人。

    十餘萬大軍陣列整齊,這是大宋最後的精銳力量。

    此刻他們整裝待發,將會去北方尋求和敵軍決戰。

    這是趙曙力排眾議的決斷。

    從他決定要來大名府坐鎮開始,這位帝王的執拗讓宰輔們頭痛不已。

    現在他又做出了決戰的決斷。

    “萬歲!”

    諸軍歡呼。

    趙曙點頭,道:“士氣可用!”

    包拯點頭。

    “出發吧。”

    包拯拱手,“臣這便去了,陛下保重。”

    趙曙頷首,包拯策馬衝了過去。

    大軍出動,塵土飛揚。

    趙曙目送著大軍遠去,回身道:“你等就攔著,不許朕去北方。什麽不可輕易冒險,可帝王終究要見識一番戰爭才是,否則哪裏知道征戰之道?不知征戰之道,就坐在宮中對著地圖感慨有何用?紙上談兵罷了。”

    曾公亮苦笑道:“這還沒到決定國閱時刻,您不可輕動。”

    “那耶律洪基呢?”

    老耶平時沒事就滿世界轉悠狩獵,想幹架了就帶著大軍出征,為何他能,而朕卻不能?

    趙曙這話有些孩子氣,但根源卻是不滿自己被束縛。

    “耶律洪基……那是逐草而居的帝王。”

    曾公亮一句話就梗住了趙曙。

    官家,咱們是文明人啊!

    您難道要和耶律洪基般的四處狩獵,逐草而居?

    趙曙皺眉看了他一眼,道:“朕記得你以前忠厚,如今也跟著他們變得油嘴滑舌了些。”

    這火氣莫名其妙的就發泄到了曾公亮的頭上,他隻能忍著。

    “陛下!”

    身後有人在喊。

    趙曙回頭,就見百餘騎正在衝來。

    “止步!”

    “保護陛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