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網址:x.la    危機襲來,諸葛亮到處奔波,麾下主要官員也跑來跑去解決問題穩定人心。

    此時此刻,最慶幸的莫過於之前那些主動選擇了關停自家小鋪的小商販們。

    他們看著城中洶湧的倒閉浪潮和欲哭無淚的商戶們,想起諸葛亮的苦口婆心,不由得為自己的選擇感到慶幸。

    他們選對了,提早放棄果然還有生路,一條道走到黑,那就真的完蛋了。

    而與之相對,那一批沒有選擇關停而是咬牙堅持的,到現在為止也隻剩下兩三家還在硬撐著不倒閉,其他的全都崩潰了,被迫放棄了。

    然後背上了沉重的負債。

    不得不說,經濟危機的凶險之處他們是充分的體會到了。

    總有些人慶幸,也有些人後悔莫及,但是無論如何,他們都還有口飯吃,不至於餓死。

    諸葛亮最慶幸的也就是這一點。

    處理政務的閑暇時,他和錢益交談這件事情,就提起了他們之所以可以應付得來這樣洶湧的危機,主要就是因為農民有土地。

    “城外農戶有土地,城內經商者多數都是一家之中富裕的勞動力進城經商,想著多賺一些錢財,給家裏人改善生活,一邊種地,一邊經商,兩不誤。

    所以就算商鋪倒了,他們沒了錢,還要償還朝廷貸款,但是他們還有土地,土地還會持續不斷的長出糧食,他們就有償還貸款的可能,不會因此失去生計。

    所以說,他們都有土地,是咱們能度過這次劫難的重要原因,如果土地兼並如前漢一般劇烈,如此這般的劫難,又不知道是如何餓殍千裏的場麵了。”

    諸葛亮搖著羽扇,滿臉慨歎:“太上皇平滅天下諸侯、豪強,分田地予萬民,登記造冊,設屯田農莊,嚴懲兼並土地之權貴、官員,才有如今我等涉險過關的基礎啊。”

    錢益也深有感觸,連連點頭。

    “那些沒了生計的人沒活可做,要是連土地都沒有,家都不存,又該如何生存呢?若是那樣,怕是官府也沒有錢賑災,沒人管他們吃飯,他們不是餓死,怕也隻能落草為寇了。”

    “落草為寇都是輕的,重的,就是再一次的黃巾之亂了。”

    諸葛亮說起黃巾之亂,讓錢益愣了片刻。

    他想起了他的出身。

    他的父親,就曾經參與過青徐黃巾起義。

    主要是沒土地,又遇上天災,啥也沒有了,為了不餓死,就跟著黃巾軍大鬧青徐,殺了不少豪強權貴,還殺了不少官員,搶了不少東西。

    前漢初平元年、二年,青徐黃巾軍被時任青州刺史的郭鵬鎮壓,除了一部分逃到了兗州之外,大部分都成了俘虜。

    他父親就是作為俘虜參與屯田,數年之後被大赦,獲得民籍,獲得土地,在青州安居樂業,成為了一個青州居民,再然後就生下了他。

    他們一家子生活在青州,在郭鵬的羽翼下安穩生活二十餘年,沒病沒災,也沒餓肚子,完整經曆了郭鵬的一係列改革,享受到了完整的改革紅利,讀書認字,一點都沒落下。

    最後,他等到了科舉考試時代,通過科舉考試成為官員,進入財政部就職,數年低級官員履職之後,被外放北庭都護府主持當地財政部分部的工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