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人家族當時還廣泛的存在,他們除了追求中央的官員地位之外,也會讓家族的其他子弟尋求其他的道路。

    察舉製度和征辟製度還存在的時候,就算地方官員隻剩下辟召吏員的資格,他們本身還是有機會從中央進入地方的。

    而且郭鵬稱帝十三年,大大小小的政治風暴搞了七八次,每年都有官員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被幹掉。

    萬一走中央路線的子弟在政治鬥爭中隕落,士人家族還有其他的投資可以止損。

    司馬朗已經不可能回到中央,他的名聲已經隨著荀彧之死而徹底的敗壞了,不會有人接納他。

    據說他已經安心在家讀書賦閑,過上了傳統士人的耕讀生活,看上去已經完全死了東山再起的想法。

    司馬懿繼承了司馬朗未盡之業,通過曹操的關係走了中央路線,成為郭鵬的故吏,從內閣外放走向地方主官之路,一旦被召回,必然可以出任中央高官。

    也就是什麽時候才能被召回這一個問題還能困擾他。

    照理來說,郭鵬覺得司馬懿應該不用那麽迫切的尋找其他的靠山,不過細細想了想,對比了一下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出身背景和生存環境,郭鵬就意識到司馬懿的不安來自何方。

    諸葛亮有個在中央民政部做重要官員的哥哥諸葛瑾。

    而這個哥哥諸葛瑾是吏部尚書張昭提拔上來的,二者同屬徐州人。

    張昭的女兒張慕青在郭瑾的後宮之中,沾親帶故。

    算來算去,諸葛亮除了和郭鵬的關係之外,還有和新皇帝郭瑾的聯係途徑。

    所以就算到了後郭鵬時代,諸葛亮依然穩如泰山,依靠他過人的才能和膽識創造政績,等著因為政績突出而被召回中央。

    這就是生存環境比你優越卻還和你比拚努力的典型範例,沒辦法不優秀。

    而司馬懿就沒有這樣的條件,他在中央沒有人。

    郭鵬退位之後,他和新皇帝沒有任何往來,沒有任何可以回到中央的保障,不找大腿抱上,他真的不敢確定自己就能回到中央。

    尤其在這個地方權力越來越受限製而中央權力越來越集中的趨勢之下,地方官員的前途真的很有限,不能回到中央就無法操控天下權柄。

    一輩子在安南都護府這個遠離中央的鬼地方嗎?

    不說回到中央,連中原都回不去嗎?

    司馬懿一定很焦慮。

    諸葛亮今年三十五歲,已經是兩千石高官,前途一片光明,司馬懿比他大兩歲,暫時還看不到前途。

    可以想象的是,隻要能回到中央,諸葛亮必然能在四十歲之前執掌重要權力,開始呼風喚雨,成為朝堂上不可或缺的一員。

    而司馬懿呢?

    懷著如此的擔憂,他會做出上下鑽營的行為也就不是不能理解的。

    毛玠雖然也在地方做官,但是毛玠本身是元老級別的官員,在中央有很多關係,回到中央的可能性並不小,要是能攀附上毛玠的關係,未來回到中央也就不是不可能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