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哲羅國方麵得到的準確情報來看,注輦國是打算武裝一支人數在三千以上的主力核心部隊。

    以這支核心部隊為主,然後輔以數量龐大的一般性部隊,和哲羅國打一場決戰,消滅哲羅國的主力部隊。

    一舉把哲羅國的抵抗力量打殘掉,確立對哲羅國的軍事優勢,最終吞並哲羅國。

    通過三次戰鬥,注輦國方麵認為他們已經充分感受到了新裝備的強力和哲羅國軍隊的脆弱。

    另外,哲羅國情報方麵還得知來自東方國家的海商正在向注輦國推銷另外一種新式兵器,是一種長杆式的兵器,目前不知道該怎麽在戰場上使用,但是注輦國非常感興趣。

    得知這樣的情報之後,哲羅國王徹底慌了,他意識到如果任由局麵繼續發展下去,他很快就會遭遇到下一次失敗。

    如果他堅持和注輦國的軍隊打野戰,正麵對戰,那麽很有可能會遇到這樣的事情,如果要改變,必須要做出一些應對措施。

    比如裝備更多的遠程攻擊兵器,放棄平原據點,堅守要塞、城池,不和注輦國軍隊打野戰,而要打防守作戰等等的方式。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找到那個東方海商,打探一下他們的情報。

    要是能達成合作,那就爭取和他們也達成合作,也要擁有同樣的兵器來對付注輦國,否則一直吃虧可不是個事兒。

    要是無法達成合作……

    那就出兵滅了他們!

    反正就是一群商人,人數再多又能有多少?武器精良又怎樣?人海戰術淹死你們!

    隻要失去了這個武器的來源,注輦國的新式兵器遲早會消耗一空。

    兵器是消耗品,是會消耗的,每次戰爭都會消耗很多,這不是什麽秘密。

    海商自然是要賺錢的,自然不可能輕易把製造工藝交給注輦國,注輦國現階段隻能購買,還不能自己鍛造。

    隻要趕在他們掌握了鍛造技術之前解決掉東方海商的問題,局麵就將回歸平衡。

    哲羅國王和身邊的智囊們商量出了這樣的應對方針,然後立刻開始行動。

    派遣得力人手到邊境整軍,堅壁清野,堅守要塞、城池,放棄平原據點,毀掉道路、橋梁、房屋、水井等,給注輦國的侵犯製造障礙。

    然後,讓內線想方設法得到東方海商的訊息,爭取與之會麵,達成協作,並且刺探他們的力量和真實目的,以便做兩手準備。

    這樣的決議完成之後,哲羅國開始了行動。

    而另一方麵,注輦國卻因為大勝之後的傲慢,錯失了乘勝追擊的機會。

    等他們再次集合起來向哲羅國境內前進,準備打秋風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對方在國境一帶實施了堅壁清野的戰術。

    所有平地上的村莊聚居點都消失不見了,道路被毀壞,橋梁也被拆毀,水井都被塞住了,他們無法得到任何給養,需要麵對的就是哲羅國的要塞和城池。

    隻有一千多人的軍隊當然談不上圍攻一座城池,本身的計劃也沒有這一條,於是注輦國的軍隊隻能灰溜溜的撤了回去,把消息告訴了國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